“厂里不但有夫妻房住,还能帮助解决员工小孩上学问题。”
2月27日,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的张伟,听到东莞市莎米特箱包厂有这种进厂福利后,便和妻子一起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踏上了由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安排的员工专车来到广东,成为樟木头镇“点对点”接回企业员工1526人中的一员。
目前,樟木头镇5600多家企业和市重大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达100%。
公司为员工解决350多名小孩就近上学
为了让初来乍到的张伟夫妇专心地工作,莎米特箱包厂把他俩安排在同一车间不同组别工作。而只有初中文凭的张伟主要是负责箱包内层布料缝纫工序。
因是学徒身份,张伟的计薪方式是“保底+计件”。经近一个月的学习,他现在每天大约能缝纫好200多张布料,月薪在3500元左右。
“厂里环境好,待遇好,吃得好,住得更好!”张伟觉得老乡没有介绍错,他和妻子现住在厂里两房一厅的“夫妻房”,有了“家”的味道,夫妻俩很快就适应了厂里的生活和工作。
张伟有两个小孩。他说,等工作稳定后,再把小孩、老人接过来这边生活。
该厂的人事部经理陈小姐则表示,公司为了留住老员工、发展新员工,不断摸索和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稳工稳岗关怀措施,从2007年至2019年,公司为员工解决350多名小孩就近上学。
企业稳工稳岗有妙招,招工就不是问题。如今,该工厂对外已停止招工,产能已全面恢复。
全镇5600多家企业和市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据樟木头人社分局培训就业股股长叶瑞芳介绍,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分局先后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走访送政策上门,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及用工情况,特别是针对企业逐步恢复产能亟需的用人问题,通过“利用线上网络平台、优化线下招聘服务、牵头组织返樟专车、加强与外省地区劳务协作”等方式狠抓线上线下联动,全力打通产业链,拓宽招工渠道,安排专车车队赴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点对点”接回企业员工,协调对口帮扶城市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实现扶贫、复工“两推动、两促进”,目前累计帮助企业接回、新招员工1526人。
“‘点对点’式的新招、接回员工措施对企业而言,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叶瑞芳表示,自复工复产以来,该分局成功协助了镇内“太洋硅胶、罗曼智能科技、莎米特箱包”等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目前,全镇5600多家企业和市重大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达100%,工人返岗率91.3%。
通过线上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网络招聘
自2月份以来,该分局通过“春风行动线上招聘”平台、“广东度才子”平台、“东莞就业创业服务”和“樟城人力资源服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网络招聘。
截至3月23日,该分局在线上招聘平台共发布信息2047条;安排专人落实好“点对点”专车接送服务,从2月19至3月23日,先后28次分别到广州南站、东莞火车站、虎门高铁站、东莞体育馆、塘厦镇集中点等接回351名企业员工;前往贵州、云南、江西等接回员工305人;成功从巧家县3次转移劳动力共66人到镇务工;协助“迪比科、海宏科技”等企业成功招聘320名务工人员,有效缓解企业的用工需求。
此外,该分局还通过组织政策宣讲会,走访企业,以及QQ群、微信群等渠道向企业宣传疫情期间企业可享受的包车及招工政策,鼓励企业用好政策,以包车接返岗员工为主,以外出招聘为辅,加快企业复工复产进度,稳步推进全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