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招聘”来了,应聘者该如何适应?
深圳特区报
2020-03-24 09:53

漫画:颜庆雄

引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用人单位将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云招聘、云求职进行得如火如荼。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积极推进网上招聘、咨询、签约等一系列就业服务,3月份计划举办各类网上招聘活动2万余场。许多招聘单位春招计划已全部放到了网上,云招聘逐渐成为企业的标准动作。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赵 鑫

■ 嘉 宾: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肖 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云招聘”打破了时空限制

主持人:“云招聘”带给求职者哪些机遇和挑战?

李长安:疫情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冲击。由于无法顺利开展线下校招和面试,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云招聘”模式应运而生。毫无疑问,“云招聘”模式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求职更为便捷了,能够在家里实现投简历和视频面试,节约了求职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疫情冲击下的招聘难和就业难问题。但是,“云招聘”也可能会给求职者带来不少挑战,比如,求职者对于招聘模式不熟悉,技术不够熟练。在一些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些求职者的家庭缺乏流量,甚至没有网络,“云招聘”也就无从谈起了。

肖俊:“云招聘”主要依赖网络和电话进行沟通,实际上自招聘平台出现以来,“云招聘”的形式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受此次疫情影响,更多企业开始应用“云招聘”。

“云招聘”免去了线下面谈的环节,招聘过程显得更为便捷,另外也降低了求职者的交通成本。而对于企业来说,招聘的难度可能变大了,如何确认信息的真实性成为企业的一大挑战。如果说对应聘者有什么挑战,恐怕最大的挑战还是疫情本身的影响,今后就业竞争也许会更加激烈,求职者等待就业的时间可能更长。

和静钧:“云招聘”给在特殊时期中的求职者带来了诸多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打破了时空限制,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投递求职简历。二是用人单位可以不受场地的约束,使“云招聘”入场企业与单位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场地招聘会,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此外,“云招聘”免去了现场招聘那种热门摊点前人头攒动、一纸难递的囧境,给求职者带来了相当多的便利。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投递的便捷性可能导致职位竞争白热化,出现岗位“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屏对屏”的“云招聘”也给求职者如何展示自己提出了新要求,一些不适应者,即使符合任职条件,也有可能在竞争中“名落孙山”。

●大部分企业更看重实实在在的能力

主持人:应聘者该如何适应“云招聘”?需具备哪些能力?

和静钧:首先,应聘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网络交际能力,用人单位在举行线上招聘时应聘者应该能够独立沉着应战,以适当的方式充分展示自己。其次,由于网络、流量堵塞等不可控问题可能随机发生,应聘者还应具备面对突发通讯中断或不畅时的应变能力,包括数据贮存、双方沟通、事后弥补等能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云招聘”并非“囚徒困境”,在“云数据”支持下可以基本实现信息的对称,掩饰或夸大等不诚实行为,往往可能导致最终求职结果的不理想。在信息对称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优点之时也要解释自己的缺点,诚实态度比黄金还要宝贵。

李长安:对于广大应聘者来说,尽快适应“云招聘”模式,是当前更好实现就业的最好办法。这不仅需要从观念上实现转变,还需要在技术上和技能上做好充分准备。概括起来,至少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熟练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虽然“云招聘”需要的技术不算太高,但不少应聘者由于平时缺乏训练,有可能在上传文件、图片和视频时遇到困难。二是表达能力。“云招聘”虽然是“不见面”的招聘,但也对求职者的语言能力、文字功夫、视频图片制作水准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三是信息搜寻的能力。比如如何在海量的求职岗位中更精确地寻找到自己中意的岗位,如果乱搜乱投,浪费时间的同时成功率也不高。

肖俊:对于应聘者而言,如何更好地适应“云招聘”,让意向单位更青睐自己?除了学会更好地利用平台之外,还需要提高简历制作的技巧。“云招聘”过程中,企业要面对比线下招聘更多的简历,谁能让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谁就能掌握先机。大部分企业其实更看重实实在在的能力。在招聘中,应聘者是信息优势方,企业需要承担信息不真实带来的风险。企业为降低风险,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确定应聘者的陈述是否真实。因此,简历中太多华而不实的自我介绍往往效果不好。不论经历如何,简历中应尽量突出业务方面的能力。另外,“云招聘”中的沟通需注意语言表达要礼貌和善,薪酬谈判时不要太决然,同时应聘者还需防范一些招聘陷阱或者不法企图。

●“云招聘”有可能取代线下招聘而成为未来主流的招聘形式

主持人:“云招聘”能否成为未来主流的招聘形式?

肖俊:所谓“云招聘”实际就是网络招聘的延伸,网络招聘是线上线下的结合, “云招聘”则是将全部招聘录用过程利用网络平台来完成,免去了线下环节。未来企业会不会将线下环节全部转为线上,我认为不可能。基于信息不对称原理,在解除疫情影响之后,企业仍然会恢复原来的招聘形式。因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企业必须谨慎确认信息的真实性,而这恰恰是“云招聘”最大的不足。当然,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云招聘”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真实信息,但某些企业可能还是对技术抱有怀疑,而对传统的线下过程更为信任。另外,“云招聘”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也潜含了一些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可能。

和静钧:“云招聘”是在云数据、虚拟空间、仿真、身份识别等多项综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双向互认的活动过程,与过去的线上招聘需要线下核实确认不同,“云招聘”基本上可以在信息全对称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决策,即便有线下活动,也已经退让为次要环节。也就是说,无论疫情因素存在与否,“云招聘”都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到来。另外,从业态创新的角度上看,“云招聘”助推人才服务产业出现质的变化,人才发现机制更加灵敏,人才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发挥。

李长安:随着技术的发展,“云招聘”还是有可能取代线下招聘而成为未来主流的招聘形式的。“云招聘”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更为方便快捷,也更加廉价。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网上直接连接,受到年轻求职者的青睐。当然,“云招聘”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解决许多问题,才能在未来真正成为主流的招聘形式。比如如何更好地搭建招聘平台,让使用者更加容易上手,更高效地传输数据;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和落后地区网络和技术问题等等。解决了这些问题,“云招聘”才能在未来更加流行。

编辑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