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英语学科青年教师史碧冰以第一作者撰写的研究论文《Effect of prompt type on test-takers’ writing performance and writing strategy use in the continuation task》在语言测试学国际权威期刊《Language Testing》发表,该期刊是语言测试学SSCI 国际权威期刊,主要出版与语言测评领域相关的杰出原创学术研究论文和书评。
论文摘要与关键词
该研究成果基于史碧冰的全国第七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示范论文)撰写而成,聚焦我国高考英语“一年两考”改革的新题型——英语“读后续写”测试任务,从考试效度验证的视角切入,探究“读后续写”任务的特征与考生表现之间的关系,具体通过开展准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揭示任务中不同写作提示方式对考生的写作表现(写作得分和文本特征)和写作策略运用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发现,写作提示方式显著影响考生的写作得分、部分文本特征(句法复杂度、衔接性和阅读材料的利用)和考生写作监控策略的使用。该研究为“读后续写”测试任务的设计及该任务的效度论证提供实证参考,其研究成果对验证新题型设计的科学性和对教学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价值。
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级英语教师史碧冰
据悉,史碧冰目前为该校高一级英语教师,她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擅长利用多种促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信息结构图等梳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一节校级语法公开课上,她基于Adair-Hauck & Donato(2002)研究提出的PACE(Presentation——Attention——Co-construction——Extension)语法教学模型,以三则有趣日记为语言素材,为目标语法学习创设生动语境,将整节课的语法呈现和拓展练习活动串为一体,内容生动,逻辑严谨,教学效果好,一改传统语法课的枯燥和低效,获得学生和科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据悉,史碧冰(第二作者)撰写的另一篇研究论文《加强我国中考命题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已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采用。论文分析了我国部分城市2018年英语中考命题的实际情况,并从考试目标、试题结构、题目编写等方面提出了改进中考命题工作的意见,有着很高的指导价值。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