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由原法国航空博物馆馆长、法国航空公司副总裁联手编写的《人类飞翔史》一书,通过客观翔实的文献资料、1700 余幅珍贵图片,全景再现人类飞翔史。
借助各种方法升入高空并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虽然我们对飞行的记录历史悠久,但仍无法同人类梦想能飞上蓝天的历史相比。《人类飞翔史》从古代有关飞行的传说讲起,介绍了人类航空史上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无动力飞行器阶段、有动力飞行器的试验阶段(1843 — 1900)、活塞式发动机及装备此类发动机的飞行器阶段(1900 —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1918)阶段、大范围使用航空器的早期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书中的文献都是经过仔细甄别的真实文献,大部分收集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来自于战争博物馆和战斗机飞行员,此前从未发表过。
《人类飞翔史》两位作者的经历十分有趣。夏尔 • 多尔菲斯是法国具有丰富驾驶热气球和飞艇经验的飞行员,他与人合作创建了法国航空博物馆,并亲自担任馆长(1925 — 1958);他是法国国立航空高等学校航空史教授(1939 — 1958)、海洋科学院院士;他花费 30 年心血收藏有关人类航空史的版画、书籍及文献,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用来研究航空史。另一作者亨利 • 布歇于 1914 年加入法国空军,1915 — 1918 年任法国空军中尉,后晋升为上尉,曾多次驾驶侦察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他曾是法国航空公司副总裁、《航空》杂志主编,亦是研究航空史的史学家。
一位是驾驶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法国航空博物馆馆长,一位是法国空军上尉、法航副总裁、杂志主编。二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可以从更加深入、客观的角度,带领读者贴近人类航空史的发展。
此外书中还收集了近 1700 幅自古以来飞行器的设计图纸、机型结构照片、飞行路线图、战争场景图、航空版画插图及人类航空史上重要人物的照片等,这些图片来自当时的书报杂志、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及私人藏品,其中有些甚至是当时空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极为珍贵。
从有关飞行的文学作品到航空业的重大事件,《人类飞翔史》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佐以客观翔实的文献资料、1700 余幅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图片,更加立体生动地重塑了人类飞翔史,让读者能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人类航空史。
《人类飞翔史》
[ 法 ] 夏尔▪多尔菲斯 亨利▪布歇 编著
袁俊生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