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触摸手工制作影像的温度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1-08-12 07:49
摘要

​ “百年心印——房景楠手工印相作品展”日前在深圳美术馆开展。

建设者 铁银工艺(金调色)哈内姆勒铂金印相纸。

 “百年心印——房景楠手工印相作品展”日前在深圳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房景楠创作的手工印相作品70余件,题材包括致敬革命先辈,反映特区精神,记录城市建设、人文风貌等。

展览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深圳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房景楠是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创作及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深圳高级中学(集团)艺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和好课程项目。

手工印相又被称作“古典摄影工艺”、“古法印相”等,主要指19世纪摄影术发展早期产生的诸多摄影、显影技法和衍生工艺,包括底版制作、感光、显影、定影等一系列流程。流传至今仍被经常使用的有银版、湿版、干版、蓝晒法、范戴克法、铁银法、蛋白工艺、铂/钯金工艺、树胶重铬酸盐工艺、碳转印等。这类工艺多采用接触转印的方式成像。

房景楠谈及展览的初衷表示,手工制作影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较高的成本。加之工艺的重复性差,每张都是独一无二的“原作”。

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