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强戒所有54名“铁人” ,大年初二到现在没下班

读特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文 / 图
2020-03-21 22:15
摘要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很多人已经结束休假状态,正常上班了。可是在深圳有这样一群人,从大年初二至今还没下班,他们是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全封闭式、战时勤务模式的 54 名民警职工。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很多人已经结束休假状态,正常上班了。可是在深圳有这样一群人,从大年初二至今还没下班,他们是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全封闭式、战时勤务模式的 54 名民警职工。

1 月 26 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第二强戒所党委当机立断,在全省监所单位中率先采取了分班编组落实 14 天封闭隔离的执勤模式,为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主动权,也为取得 " 零输入 "、" 零感染 " 的阶段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强戒所有 54 名 " 铁人 "。

" 疫情是块石头!" 第二强戒所所长温木来这样说," 你畏惧退缩,它就成了绊脚石;你迎难而上,它则会成为我们增长才干的垫脚石。" 在这种思路统领下,第二强戒所的全体干警以坚定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科学战疫,把司法行政戒毒警察队伍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天卡:陪女儿上网课做手工又食言了

第二戒毒大队副队长郭天卡是第一批隔离备勤的人员,在执行完十四天的隔离备勤后,奉命进入监管区开始新一轮的封闭执勤任务。2 月 22 日,在封闭执勤的第十二天,执行不再轮换的战时模式通知传遍了整个监管区,这意味着他在苦战了一个月,接下来也许要再战一个月、两个月,直到疫情结束。

▲郭天卡为戒毒人员监测体温。

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跟家人解释。郭天卡的爱人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工作,也是防疫的重点单位,整天处在连轴转的工作状态,10 岁的女儿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原本他说封闭执勤轮换出来,正好陪女儿上网课做手工,也好让老人休息段时间,却只能食言了。与以往不同,女儿听到他要推迟回来的消息后没有像以前一样撒娇捣乱,而是沉默不语,这让郭天卡感到十分愧疚。

最后,郭天卡用两顿披萨和三部电影的 " 代价 " 安抚好女儿后,平静地走上了执勤岗位。对他来说,在特殊时期,只要是做对的事情,就不应有该不该、值不值的疑问。

钟能荣:马上要到夏天,爸妈却说这是新年

才四十出头的钟能荣总喜欢 " 调侃 " 自己:" 年纪大了,就馋家乡的味道,今年值完班就回去待几天。" 老家在江西的他早早开始计划春节长假的安排。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年初一,正在家整理行李的钟能荣接到了大队的通知 " 全体民警原地待命 "。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钟能荣很快意识到严重性,他一边打电话通知老家的亲人暂时回不去了,一边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种准备。果然,第二天就收到了参加隔离备勤的正式通知。大年初二,钟能荣回到了所区备勤房。

▲钟能荣收到年幼儿子的铅笔信。

2 月 4 日,钟能荣年幼的儿子用铅笔给他写了一封信,工整的文字、稚嫩的话语透出孩子深深的依恋。在单位的近两个月时间里,家属亲人在后方默默付出着,家里的事没有让钟能荣过多地操心。

执勤间隙,钟能荣也打电话跟父母亲开玩笑,说原本打算过年回家,没想到一转眼快夏天了。宽厚的父亲叮嘱他照顾好自己,完成好任务,末了才说:" 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吃顿团圆饭,什么时候不是过年呢?"

吕梓鹭:活跃在宣传报道的最前沿

九零后新入职民警吕梓鹭的战疫事迹颇具戏剧性,使得她不经意间成为了监管大院外主动隔离时间最长的民警。

刚开启全新的人生奋斗历程,吕梓鹭早早就和家人商量过了,今年春节不在福建老家多待。

在收到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小组的命令时,她第一时间响应,把铺盖一卷住到了所里。虽然临时安排的休息室条件十分简陋,但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干劲,活跃在场所宣传报道的最前沿,从收集整理疫情简报开始,到采写稿件,再到后来处理图片、编排舞蹈、创作文案,编辑微信公众号推文 ……

▲ 90 后新警吕梓鹭。

幼师专业的吕梓鹭,用一个又一个的技能不断刷新同事们的认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吕梓鹭和小伙伴们就完成了 26 篇微信公众号推送、21 篇省市媒体通讯报道,以及上百篇超十万字的简报专刊编辑。

高质量、高产出的宣传工作业绩,来自于她把疫情战场当学习课堂的成长态度。吕梓鹭是新一代司法行政戒毒警察的缩影,在成长的路上,他们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小到错过最后一班地铁,大到遭遇一场疫情。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不仅敢于直面挫折,还会反思挫折,在挫折考验中不断提升自己。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文 /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