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点工程现场|深圳技术大学:校园无围墙 空中架连廊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文 刘羽洁/图
2021-08-12 08:10

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两条空中走廊夺目抢眼,一座座独具匠心的建筑错落其间,大气而现代,这是位于坪山区田头片区的深圳技术大学。记者昨日走进这座环境优美静谧,建设风格独到的校园,深入了解这个全国首创“空中大学”背后的故事。

“空中+地面”双重步行体系

深圳技术大学是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创新型应用技术大学,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2017年底开工,主要包括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共6个学院及先进材料测试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会堂、公共教学楼等共19个建筑单体。目前,校园一期建设已基本进入尾声,内部设施蔚然成型。

“在设计理念上,深圳技术大学打造出全国首创的‘空中大学’,以一条景观轴和一条科技轴架起空中连廊,根据这两条轴线在周边布设建筑,勾勒出整个校园的规划。” 市建筑工务署教育工程管理中心深圳技术大学(一期)项目主任曾维迪向记者介绍,这条空中连廊全长约为8公里,以钢结构制成,连接了全部19栋校园建筑,打造出“空中+地面”的双重步行体系。

空中连廊贯穿整个深圳技术大学校园。

为何要打造一条贯穿校区的“空中走廊”?曾维迪表示,深圳技术大学项目用地总共分三个地块,被多条市政道路分割开来。如果采用传统的校园设计,学生与教职员工穿行各个建筑之间就相对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此,项目设计团队引入立体的二层平台交通系统,向空中发展校园空间,形成立体化校园空间体系;通过二层平台系统将各个地块有效整合,形成完整一体的校园空间,合理划分实验、实训、科研、教学功能与空间界面,又缝合了校园用地割裂的现状,解放了底层城市空间,彻底解决了开放校园与人车分流、安全管理的矛盾。

“空中连廊贯穿了整个深圳技术大学校园,有效实现了集约用地,它既是加强校园各建筑之间的联络通道,也是供师生穿行的安全便捷的连接通道。”曾维迪说,空中连廊相当于一个“慢行系统”,在这个24小时开放的系统里,学生可以漫步、交流、开展各类活动,流动的社交空间体现了技术大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来时一片荒芜 走时万家灯火

技术大学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过不少难题。曾维迪告诉记者,由于地质构造原因,项目在修建学校南区宿舍楼桩基工程的过程中,发现了范围较大的地下溶洞,这导致施工团队在打混凝土灌注桩时,混凝土难以灌满,桩基缺乏承载力,工程一时遇到阻滞。

“我们统计发现,这片用地的溶洞率在60%左右,通俗点说,地下空得像马蜂窝一样。”他介绍,项目组随即采取技术措施,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多轮桩基检测,直到每根灌注桩承载力检测100%合格后,主体工程才得以顺利进行。

克服困难,抢抓工期,看着深圳技术大学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雄伟壮观。曾维迪无比欣慰。“我们搞建设的人常说,建筑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的自豪感、幸福感、成就感都附着于上,流多少汗水,都值!”

“空中大学”成型后,在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由于技术大学是一座开放式校园,并未设置围墙边界,因此,除在校师生之外,也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并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技术大学“摇身一变”成为了颇受欢迎的“网红”景点。

“空中连廊串起了学院楼、图书馆、体育馆这些我们平时来往频繁的多个建筑,非常方便,廊上还栽种了树木,绿化设施很不错。”今年大二的叶同学切身感受到了学校空中连廊的便利。他说,当初报考深圳技术大学,有一部分原因正是觉得学校“空中大学”的设计理念既美观又大气,既创新又实用。

(原标题《深圳技术大学:校园无围墙 空中架连廊》)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文 刘羽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