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天气尚暖,深圳仍然没有多少年味。不难预测在即将到来的春节,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又将成为“空城”。
不过,深圳本地文创品牌“木卫二”倒是为这座不传统的城市带来了一点传统的年味儿——他们找到了山西新绛木版年画传人郭全生,复刻出了失传已经的清末木刻雕版年画“纳福贺岁金鸡”。

复刻印制的“纳福贺岁金鸡”年画
去年此时,“木卫二”曾出品一套秦琼和尉迟恭两位门神的木刻雕版年画和一款“福禄双全”的福字,受到不少深圳市民的喜爱。于是“木卫二”CEO刘飙计划,每年推出一款生肖年画,12年下来就可集齐一套。尽管不少人劝他别刻生肖,因为生肖12年一轮,今年卖不掉还得等12年,但刘彪显然下了决定。

郭全生在刻版中
眼下要搜寻的生肖是鸡,刘彪在网上找到了一对贺岁鸡图样,甚是喜欢。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山西新绛木版年画传人郭全生,没想到把图传过去,郭全生竟说,这块版就在自己手里,是清末时期新绛年画老作坊“景记纸局”的老版,原版一对儿,现在只余右边新春版,左版纳福失传。
刘飙于是向郭全生请教,老版右图是否还能印制,而失传的左图能不能进行复刻,让这幅清末的纳福贺岁金鸡在2017鸡年重现人间。郭全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老版能印,新版能刻。

“纳福贺岁金鸡”复刻新版(左)

“纳福贺岁金鸡”清代老版(右)
就这样,这对失传已久的金鸡手工木刻雕版在郭全生的手上复刻成功,年画印制则选择“宣纸之乡”安徽泾县出品的手工宣纸,分纯色红宣和洒金红宣两种。
细细观之,一对威风凛凛的大公鸡刚强有力,其背上手持荷花和如意的仙人相对古拙,尤其是“迎春”这块老版,印出来的年画有的线条有的地方斑驳不均,正是百年岁月的留痕。
据了解,历史上这幅迎春纳福图并不是鸡年专用,“鸡”与“吉”、“级”谐音,寓意新春大吉,鸡背上的童子一手托如意、一手持荷花,“荷”与“和”同音,有多重寓义:如意祥和、连生贵子、级上加官、四时如意、吉庆有余,都是年节岁余的吉祥词,贴一对新春纳福图,简直“一图胜万言”。
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木卫二”用一对年画,重新复兴传统手艺,打通和过往的关联,慢慢把传统接续上,也给留守的市民奉上有温度的年味。
郭全生小传

山西新绛木版年画传人郭全生
1966年出生山西省新绛县古交镇中社村的郭全生是乡亲邻居眼中的“痴人”,他本来细木匠,偶遇绛州木版画,从此一头扎入不能自拔,先后请教于“景记纸局”后裔景喜喜、“益盛成”后裔薛小狗,师从“天福成”第四代传人苏廷生,深得其真传。
传统木版年画的画稿、雕版、印刷是各有分工的,画的刻不了,刻的印不了,而郭全生从调查、收集、研究入手,经30年打磨,熟练掌握了新绛木版年画的雕版技艺,从贴板、油浸、刻版、平底、分色、刻套色版,印刷、装裱一个人可全部完成。
他成立的“新绛县山林画社”,现已修复新绛地区年画古版170余套560块,郭全生也成了绛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见习编辑 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