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励:全面推广“四点半学校”项目

记者 唐珊珊 文/图
2017-01-12 07:01
摘要

11日市政协委员陈励提出,在全市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全面推广“四点半学校”项目,服务各年龄层儿童,解决家长托管难题。

中小学放学很早,可是放学后孩子该去哪儿?双职工家庭里,学前儿童的托管如何解决?

对此,11日市政协委员陈励提出,在全市社区、公共文化场所全面推广“四点半学校”项目,服务各年龄层儿童,解决家长托管难题。

陈励说,目前全市200所中小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四点半活动”,开展德育、体育、美育、科技等活动。同时,“四点半课堂”也纳入到深圳680多个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范围。然而,项目服务的主要群体是小学生,暂未涉及学龄前儿童。而且,主要覆盖公立学校,民办学校仅有10所,外来工家庭的儿童托管问题更加严重。

228193464782601615

市政协委员陈励在分组讨论上发言,建议全面推广“四点半学校”项目。

对此,陈励建议首先由市教育局牵头,继续在全市中小学校内推进;同时总结已在校内开展的“四点半活动”和学前教育家园公益项目的经验,出台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和儿童校内和校外“四点半学校”课程、师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课程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文明礼仪、劳动教育、科学实验、自然探索、文化艺术、公共安全、综合实践、体育活动、学前教育等,师资主要包括:符合授课条件的教师、专家、社会人士、校外指导员、和志愿者等。

其次,由市文体旅游局牵头,在全市630多个公共图书馆和市区文化馆中,筛选条件成熟的场馆,增设“四点半学校”的专门服务区域和功能。制订相关的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市财政安排专门经费,明确经费安排,统一标识,统一规范人员、活动、安全、服务、考评、奖励等管理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员工+社工+义工的“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运作。确保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对学龄前低幼儿童服务,下午4:30—7:00开馆,为幼儿园、中小学的学生提供便利。

u=785998857,1571643424&fm=214&gp=0

再次,由市关爱办牵头,广泛发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共建“四点半学校”,包括教育地产、商业体育场馆、培训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书吧等,针对所在社区居民或单位职工的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公益性托管服务、素质课程、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等,从而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已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开设常年或寒暑假期间的“四点半学校”,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可将相关成熟的模式,及时推广复制。

此外,建议市民政局、市文体旅游局加大采购力度,引入优秀社会组织艺术、体育类的公益课程和活动,先在社区四点半学校推动,逐步纳入义务教育。同时,通过政府采购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四点半学校”网上和移动互联网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方便市民查找网点、了解活动、学习课程、志愿报名等,建立线上线下的新型社区学院,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