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深圳市国资委召开市属企业、区国资部门负责人2021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市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深圳国资上半年取得七大新成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市属企业总资产达4.3万亿元。1—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净利润增长12.2%;上缴税金858亿元、增长46.5%,其中在深纳税301亿元、增长60.1%。13家直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翻番。投控公司世界500强排名强势攀升,跃居第396位、提升46位。国企改革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深圳第一批综改试验成果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向全国推广,深圳国企改革被国家发改委列入47条“深圳经验”向全国推介。
上半年,深圳市属企业完成投资116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在深投资889亿元,承担全市重大项目115个,占全市投资计划的36%。通过全面实施重组整合“1+N”方案,市国资系统推动78.6%的净资产集中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通过大力实施“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和“基金群”战略,全系统上市公司增至35家。同时,上半年市属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4%。
上半年,深圳国资监管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人大审议阶段,改革经验成果法治化进程全面提速。积极推动监督稽查智能云平台、重大资源开发平台建设,创新打造智慧绩效系统,持续提升监管智慧化水平。健全集体资产“1+N”监管制度体系,联合龙华、大鹏举办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合作发展推介会,构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深圳市国资系统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国资国企“民生实事项目库”,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深圳国资“十四五”时期力争实现“五大目标”
会上,深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勇健强调,“十四五”时期,全市国资国企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功能定位,到2025年,深圳国资国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完善,规模质量、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战略支撑作用大幅跃升,实现从城市型国资向区域型、全国性、国际化国资的历史性转变,具体要实现“五个目标”。
王勇健要求,到2025年,力争市属企业资产规模突破6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利润总额1700亿元,再造1~2家世界500强企业,新增7~8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主营业务进入细分领域前5位的产业集团,整体股东回报率稳居全国前列。在实现国资布局新优化方面,将90%以上新增投资集中到城市保障、城市建设、金融投资和新兴产业四大板块,国有资本主责主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度大幅提升,“一体两翼”国资布局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凸显,形成2~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市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超过40家。
在综合改革方面,全面率先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双百行动”等各项任务,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国资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法治化、差异化水平持续提升,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在全系统各层级形成“层层有典型、处处有示范、个个争先进”的改革局面。深圳市国资系统将当好城市建设运营“主力军”,高标准推进总投资超过1.8万亿元的22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一批世界级、作品级城市新地标,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支撑更多“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扎根深圳、成长壮大,服务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同时,王勇健强调,全市国资系统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国企党建“深圳样本群”。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巩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原标题《深圳市国资委:到2025年力争市属企业资产规模突破6万亿元,再造1~2家500强企业》)
编辑 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