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发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1+3”政策文件,确立了坪山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核”的地位。随着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已成规模。
而面向未来,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面向世界,才能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产业链的完善、国际化的推进、发展层次的提升,都将推动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鼓励更多的生物医药产业“走出去”
作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主园区所在地,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表现硬核。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爆发,坪山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也迅速走向全球,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自疫情爆发以来
理邦仪器已累计出口17000余台设备
超过10万张测试卡,产品主要发往美国、
意大利、德国等疫情严重的区域
随着疫情蔓延至海外,多国检测试剂缺口逐渐显现。新产业生物公司率先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CE认证并实现出口。截止至3月16日,该公司向海外33个国家(意大利、波兰、希腊、西班牙、秘鲁、厄瓜多尔、智利等国家)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共14.6万人份。其中,向欧洲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意大利累计发出试剂4万人份。发货量超过一万人份的国家还包括秘鲁、厄瓜多尔以及智利,分别达到2万人份、1.1万人份及1万人份。
据了解,目前坪山区正全力组织
全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
全力投入到支持国际抗“疫”中
据坪山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坪山区已协调组织辖区内60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海关及物流企业的支持下,根据世界各国及地区需求,全力生产抗“疫”物资。
应该看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鼓励企业走出去
是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将更多人才“引进来”
2月28日,深圳坪山-香港铠耀-香雪制药公共卫生产业合作项目(云)签约仪式在深圳、香港、广州和美国休斯敦四地以视频连线形式顺利举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SARS病原病毒发现者袁国勇领衔研发的新型敲除NS1高效减毒冷适应型流感活疫苗等五个项目落地坪山。
应该看到,高端人才和
这批项目落地坪山
是推动坪山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金钥匙
坪山区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了国内外院士为核心,国家级人才为支撑,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本土人才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格局人才梯队,相继引进了361位高层次人才(团队)、612位博士人才。先后引进了孙学良、赵晓斌、王海江等六位欧美外籍院士,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形成人才高地。
坪山区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深圳·坪山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深创赛国际赛等高端活动,坪山正成为海归团队创新创业首选之地。
2019年坪山区生物企业中
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占53.3%
企业中从事研发人员2973人,占比25.3%
高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大于10%)一倍以上
形成更完备的产业链
目前
坪山区生物产业发展
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
生物技术三大细分领域为
核心的生物产业集群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坪山区拥有世界500强赛诺菲集团旗下企业赛诺菲巴斯德(疫苗)、中国医药集团旗下国药致君,以及海普瑞、海滨制药、翰宇药业、微芯生物、理邦精密、邦健生物、新产业生物、亚能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呈现出制药龙头企业集聚,医疗器械产品覆盖面广,高端有源、无源器械和体外诊断快速发展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
坪山区正加快平台建设
推动“医产结合”
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
医学科学院落户坪山对于
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重大利好
为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补上了重要的一块拼图
据了解,深圳医学科学院对标国际著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依托萨米国际医疗中心一期、二期等现有资源,面向全球引进一流人才、机构、企业,聚焦全方位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重大疾病防控等影响健康的重大问题,在多主体联合研究新模式、资金综合管理新模式、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原创研究和先行先试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共建共享,构建产学研多元参与、分工合作的开放式医学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国际化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为深圳承担探索建立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的使命。
同时,坪山区正全力争取深圳市以及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并协调在坪山建立一批国际化的安评中心、药评中心、药理中心、临床试验中心和动物实验中心;
建立广东省区域伦理委员会,探索一站审批各级通用的伦理审批制度;
向国家申请中国CDE(药品评审中心)、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办公室等在坪山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生物医药领域重要的行业协会和有影响力的会议在坪山区落户。
更多参与“国际标准”建设
“国际化”是坪山生物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坪山还积极推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先后引进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等重大创新平台;引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萨米医疗中心、平乐骨伤科医院、健宁医院、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希玛眼科总部等高端特色医疗资源。
据了解,坪山区将全力打造ICH产业聚集园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产业链条,打造ICH条件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药物研发生产的生态圈。
同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底层运营机构,构建ICH标准化运营体系,在招商引资、产品研发、代工生产、技能培训、投融资、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
坪山区还将面向国际建立
公共卫生关键性药物和器械研发和生产体系
坪山区将依托赛诺菲巴斯德、翰宇药业、国药致君、万乐药业、海滨制药等疫苗和药物研发生产企业,采取联合攻关、海外成果转化等方式,加大对公共卫生关键性、紧缺型药物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关键性、紧缺型药物布局生产。
目前赛诺菲巴斯德创新疫苗系列项目(流感类)已在中法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约,正抓紧推进审批和生产工作。
同时,支持新产业、理邦、康杰尔、亿立方、尚维高科等企业加快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开发力度。
正与广州香雪、香港铠耀(Avalon)、希玛眼科、美国雅典娜(Athenex)等企业洽谈合作,拟整合其包括美国布法罗市、休斯顿,香港、重庆、广州和汕尾等多地的制造基地和科研平台,打造符合美国和全球监管及审批规范,与世界接轨的创新药物快速审评及转化生产的委托研究开发暨生产行销服务平台(简称:CDMMO),推动更多公共卫生关键性药物研发生产。
经过多年的发展,坪山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深圳市发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1+3”政策文件,确立了坪山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核”的地位,坪山将加快推进坪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大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研发制造,针对性研究制定发展政策,擦亮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名片。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