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率先创新消保维权交流模式 中美专家联手破解消保难题

记者 何泳 文/图
2017-01-11 04:53
摘要

美国史上最贵的食品召回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两大制鞋公司案、宜家家具召开事件……这些经典案件,在专家们的分析中一一重现。

207572009530099535

美国史上最贵的食品召回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两大制鞋公司案、宜家家具召回事件……这些经典案件,在专家们的分析中一一重现。

10日,深圳率先创新消费者保护维权交流模式,来自中美政府管理部门、高等学府、消费者保护组织的专家共同召开中美消费者权益保护交流研讨会议,通过对中美在不同政治、法律、行政管理框架下建立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的经验交流和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破解消保难题,为提高中美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努力。据了解,对这样活动将根据需求不定期举行,形成固定交流机制。

475325022457414088

中国和美国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保护人民生活需求的目的是相同的。如何迎接商业行为监管的挑战?如何进行食品安全领域的消费者保护?怎么样通过诉讼保护公众健康?……这些消保问题,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难题。耶鲁大学法学院组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局前局长David Vladeck、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副局长Mary Pandergast、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韩苏琳等美方专家,深入剖析了美国史上最贵的食品召回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两大制鞋公司案等多个案件。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大学法学院的专家则向美方专家介绍了不断改善消费环境的做法。仅2016年该局就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近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近一年来,我市成立了全国首家品质消费研究机构——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正在构建消费者重点关注商品和服务调查评价体系,通过对商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客观质量与主观感知的调查分析,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执法、行政指导等手段,对行业性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进行打击;推动电子商务等行业出台自律公约;启动了《深圳经济特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建成了“大消保”工作格局;持续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成功查办了4S店强制加价、大巴非法营运、奔驰汽车召回、网店虚标原价等消费热点领域侵权案件。

734917142625171278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夏昆山说:“此次交流研讨有既有利于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创新,也必将为中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读特新闻+】

893955364522459112


中美专家研讨经典案例

案例一:

一家大公司虚假声称其产品可以预防心脏病、前列腺癌和勃起保障。该公司对其产品的保健效果进行了一些临床研究,并在广告当中指出这些研究表明其产品可能预防上述疾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这些广告具有欺诈性。法院支持联邦贸易委员会意见,认为该公司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产品预防疾病效果的声称。广告中启用了诸如“潜在的”、“初步的”、“有希望的”等到词语汇来描述该公司进行的临床研究,并不能减弱对产品正面性声称。

案例二:

美国花生公司发生美国史上最昂贵的食品召回,花生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牵连多年生产的所有产品,涉及360家公司,使用PCA原料生产的3900种产品。最终不少公司破产,有相关责任人被判28年监禁。

案例三:

Skechers和锐步两大制鞋公司,在广告中声称其“修身鞋”有助于人们保持身材。两个公司具体声称减肥和修身效果,并指这些效果是有科学证据的。这些产品成了畅销货,当然有部分原因是Skechers请了金卡戴珊做形象代言人,她主演的广告成为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广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这些广告具有欺诈性。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