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剑彬:日夜兼程直面疫情防控“三大关”

读特记者 叶志卫
2020-03-19 17:17
摘要

此次抗击疫情,他也面临“三大关”

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大院内一个小凉亭,是石岩街道抗疫期间的“战时指挥部”。石岩抗疫期间的大部分会议都在这个通风的地方召开,近日记者对魏剑彬的采访,也在这里进行。

担任石岩街道办书记之前,魏剑彬曾任宝安区西乡和福永两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经历。但此次抗击疫情,他也面临“三大关”:如何守好深圳的“西北大门”,如何守牢社区,以及如何让一个千亿产业级别的街道机器再次轰鸣起来。

带领党员干部守牢深圳“西北大门”

石岩交通四通八达,辖区内有三条高速路过境,宝安区19个高速出入口,石岩占其七。抗击疫情,魏剑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守牢“第一道防线”。

大年初一当天,根据宝安区委部署,石岩在全区率先组建辖区南光、机荷、龙大3条高速7个出口交通联合检疫站。“大年初一哪里去找人?”魏剑彬说,然而让他感动的是,街道和社区的党员干部没人在疫情面前退缩,一通电话迅速到位。大年初一,街道防控指挥部正式运转,指挥部办公室驻点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不间断开展指挥调度工作;863名在深工作人员接到防疫指令全部归位上岗。

当天中午,街道食堂厨师没到位,餐馆未开无法叫外卖,街道干部自己动手,弄了个简单的饭菜对付过去。当天下午,首批350名一线工作人员火速集结,组建检疫站还没有明确指引,大家就一起摸索着干。当晚,7个检疫站就正式运行。魏剑彬不放心,晚上挨个进行检查,忙完已是初二凌晨3点多。

大年初五,重任再次落到石岩街道办肩上。市委、区委要求“将阵地前移”,石岩街道负责筹建罗田检疫站。该检疫站是龙大高速连通深圳6个行政区的关口,是深圳覆盖辐射面积最广、车流量最大的交通检疫点,也是全省第二大的交通检疫站。

“罗田站是深圳西北大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魏剑彬说,“车流量这么大,等待时间稍微长一点的话,市民容易有情绪,容易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筑牢全市人民健康的坚强“盾牌”,魏剑彬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罗田现场研究部署设站,2小时集结了5名处级干部、20名党员、365名抽调人员,4小时火速建成功能齐备的12个“检疫口”,复检区、指挥室、会议室、检疫室、消毒室、器材室等一应俱全。

党员干部主动冲在一线让魏剑彬很感动。“要守护全市人民的健康,我们就在罗田站安个家。春节期间,罗田站最低气温仅为8℃,条件艰苦,我们将党旗插在阵地,在马路边值守、以集装箱为‘家’,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

罗田站日均检查2万车次,但最长拥堵时间不到20分钟,这怎么做到的呢?魏剑彬介绍说,除了工作人员坚持在岗在位、尽责履职,罗田站还探索建立了五步工作法,借助大数据分析+“PDA 深眼系统”,开辟绿标通行,确保通勤顺畅,得到了普遍认可。

守牢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守牢罗田这个“西北大门”外防输入同时,石岩街道还要守牢社区这个防控疫情的堡垒,内防扩散。石岩城中村多,围合小区少,疫情防控难度大,如何进行防控?

魏剑彬将其称作是“紧锁三关”:紧锁疫情发生地关控制传染源头;紧锁卡口关切断传播途径;紧锁隔离关保护易感人群,形成点、线、面立体防控体系。

石岩是全市较早对小区(园区)进行围合管理的街道,这源于一个电话。2月2日晚上11点10分左右,魏剑彬手机响起,辖区内砖厂股份合作公司前任董事长、老党员曾伟雄反映,其所居住的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向街道求助。10分钟后,魏剑彬带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当即落实20名保安员参与值守,24小时内完成小区围合。随后,全街道用2天2夜对915栋无物业小区进行全面围合,封闭出入口509个,使用围网近8000米,做到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对隔离人群,魏剑彬认为,“坚持隔离与关爱相结合”。防控期间,他坚持每天走访2户隔离户,1月26日,他发现个别社区存在人员隔离不彻底、服务不到位,随即组织专项工作研究,当晚就制定了居家隔离“一访三问”工作规范,布置对所有隔离人员采取门口张贴温馨提示牌、派发关爱卡片的工作措施。在确保隔离到位的情况下,为隔离人员提供送菜、收垃圾等服务。对于个别隔离人员不理解、不配合,就耐心说服、细心服务。“一访三问”工作规范在全市得到推广。

今年元宵节当晚,石岩2128名隔离人员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全街道11个饭堂同时开火,为他们送上一份热腾腾的暖心汤圆,让他们过上“最暖”节日。对于特殊困难的隔离人员,石岩也坚持用“最暖”的方式,按“一户一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排忧解难。比如,在安排从疫情发生地返深无家可归的一家四口时到酒店入住隔离后,魏剑彬带领同事们登门慰问,为孩子送上书籍、画笔等慰问品。

加快复工步伐坚守实业发展

石岩辖区实体企业多,魏剑彬在防控疫情同时面临另一个难题,如何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

2月27日下午,在石岩水田社区的长城工业园,记者看到,这里的企业大部分已经复工。推进复工复产的措施细化到出入口管理,魏剑彬介绍说,“我们对社区的出入口进行了优化,有条件的全部加设绿色通道,做到人车分流,并鼓励企业员工错峰出行,通勤速度比之前提升了2倍。”

据了解,如今石岩街道60248家工矿企业顶住经济压力,严格按照复工指引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了复产复工稳妥有序推进。截至目前,石岩已复工规上工业企业509家,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商已全部复工。

对辖区里面企业复工情况,魏剑彬颇为熟悉。他介绍,比如石岩辖区内的欣旺达股份有限公司,是个两万人的大企业,该企业自主开发了疫情信息上报管理系统,每天实时更新记录员工和来访人员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动态,自动定位员工所处位置,提高疫情防控应急指挥调度效率。

魏剑彬说,目前街道正充分利用市里出台的“惠企16条”和宝安区出台的“撑企10条”,帮助辖区企业渡过难关。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疫情,石岩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汇聚成冬日里的一股暖流,133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累计捐款捐物超过3300万元,26家股份合作公司带头减租1960万元、17个园区(企业)累计减租2830万元。

编辑 刘思敏

(作者:读特记者 叶志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