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车何时到站,轻点手机即可知道?是的,实时公交应用车让这一切变得简便易行,在深圳,每天有近50万用户通过车来了规划自己的公交出行时间和地点,该应用创始人邵凌霜昨日透露,今年将覆盖包括香港在内的100个城市,用户达到1亿,日活1000万。
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所处地理位置及个人状态相互结合,出行领域内的创新及变革接锺而至。滴滴、uber等改变了车辆及司机的供应模式,提高了市场效率,实时公交则是出行领域里的最后一块版图。公共交通在整个城市出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实时公交产生的最大作用接近其他出行工具的总和。目前在中国超过50个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拥堵。城市越大拥堵越严重,有数据称人们等候公交车时间普遍在20分钟左右,超过1小时的等待也时有发生。车来了则很好地解决了市民等候公交的痛点,用户候车前提供实时公交信息,精准告知公交车辆行驶途中的相关信息,时间路况乃至发车频次,包括车辆在途数量,这意味着不确定的等待可以转化为确定的等待,合理安排候车时间外,还能有效降低侯车不安全感。
2012年,交通运输部将北京深圳武汉等15个城市,列为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的示范城市,建设时间为5年左右。交通运输部同时决定,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之后扩容为87个,几近包括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及经济强市。车来了等实时公交应用则让智能交通变得可行。据悉,该应用已相继覆盖广东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等6个城市,截至目前,总用户超过900万。其中广州220万用户,深圳近200万,全省日活跃用户最高峰值近150万,其中,深圳日活最高峰值近50万,仅次于天津居全国第二位。
实时公交不仅方便了用户,还可以利用用户提供的查询,对公交及交通规划等实际运作过程,提供帮助,比如车来了可以看到用户发生查询的位置,由此知道用户步行到车站需要经过哪些路段,距离多少,这对于合理优化站点位置,将有较大帮助。也就是说,车来了除了将公交信息提供给用户,还可以更多地利用用户产生的数据,对现有公交行业产生影响。
有专家指,公共交通领域信息化服务基础薄弱,数据质量差别大,精准就成为核心命脉。在此方面,车来了有独门绝技,每个城市自成一套独特的强大算法之外,在车辆轨迹挖掘和分析上领先较多,比如出行类产品的车头经常会调来调去,需要一分钟左右才能明确方向,而车来了在每辆公交车驶出站点的时候,就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方向,包括线路。事实上,公交车行驶轨迹的识别难度还要远大过其他车辆。在去年,车来了还将这种识别速度提升了25%。
编辑 张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