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微信群里可以提前咨询办事所需材料,到了办事大厅还有志愿者指导”一位银发阿姨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部分老年人因操作不便,成为数字时代的“慢跑者”。坪山区坪山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为提升老年人政务服务的便利度,进一步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区率先推出“适老化”首善政务服务,让老年人办事不折腾。
开通多种方言窗口 无障碍自助电脑来帮忙
一大早,郑老伯就来到坪山街道政服务大厅办理社保,看着眼前全是密密麻麻小字的自助电脑,他发了蒙,坪山街道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了郑老伯的难处,特意为他打开了专为老人设置的无障碍自助浏览器,看着成倍放大的字体,听着屏幕语音播报,在这些适老化小工具的帮助下,郑老伯顺利办完了事情。
“看不懂”、“找不到”、“听不清”,和郑老伯一样的困惑的是遭遇的“数字鸿沟”的老年群体,怎么样解决郑老伯们的困难?
坪山街道推动线上服务创新,提供更舒心的适老化服务。不仅配备“无障碍自助”电脑,安装放大镜、一键语音播报屏幕功能等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还配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电脑,方便老年人根据需要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配置触摸查询一体机,提供公告、政策文件等政府信息查询服务。
“很多老人听不懂普通话,办理起来业务很吃力。”工作人员介绍道,坪山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为此还开设了客家话、潮州话、广东话等多种语言窗口,设立“首善政务服务托老所”,全程专人代办或全程志愿者陪伴办理业务,首善政务服务志愿者面对面操作演示、手把手耐心指导,解决“银发族”业务办理痛点。
线上提前告知流程 把服务“搬”到老人家中
“上次有个老人,他直接拎着一袋子材料,老人们不知道会用到什么材料,所以他们就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文件都提上。”为了让老年人少跑路,坪山街道开设了“尊老微信群”,老年人可直接在发语音“我要办证”进行询问,群里就会有专人告知老年人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
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只要在群里发语音“预约上门”就会有专人跟进并安排街道或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及回访服务。首善政务服务巾帼和青年志愿队还会对高龄、生活不能自理或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实行“一对一”服务,由志愿者专门跟进,对低龄、能进行自我照顾的身体健康老人,则采用“一对多”原则,收集老年人的政务服务及其它方面的需求信息,将政务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
“我年龄也不识字,不知怎么上网申请,都是他们专门过来,为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办事,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家住坪山街道和平社区的居民李奶奶说。
设立尊老爱心专区 升级硬件设施处处暖心
“爱心专座、无障碍停车场、助步器......适老化”服务还体现在“走心”的硬件设施上,街道设置了“尊老爱心专区”,配备党建书吧、自助饮水区,为老年群众在等候办理业务期间提供休息、阅读、饮水等舒心服务。同时积极推进无障碍停车场、卫生间、通道和扶手的升级改造,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医药箱、血压测量仪、轮椅、助步器、擦鞋机、雨伞等便民设施,将服务细化,让温度升级。
有反馈才能有提升,街道还举行“尊老政务服务体验日”活动,邀请老年人到大厅了解和体验政务服务,对现场办事的各个环节和无障碍设施和自助服务进行体验。开设了“尊老意见箱”,积极征求和探索老年人在办事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与需求的建议和意见,在为老年人办事的过程中,实行服务、过程、满意度、成效等不同阶段评估。
“服务要落到细处,就是要俯下身子耐心倾听和解释,而非用一句话或一张办事材料清单,就简单把群众打发走了。”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说。
据悉,坪山街道行政服务大厅推出“适老化”首善政务服务以来,街道和社区二级工作人员足迹遍布坪山街道21个居民小组136户家庭,服务老年人652人次,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和点赞。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