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整体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讲,是充满不确定性且艰巨的一年。同时,这一年我们也看到很多概念出现,比如说智能投顾、科技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等等。又到了岁末,2017年的P2P网贷行业发展趋势如何?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网贷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提升,马太效应加剧,平台将横向扩充投资品类,纵向深化资产端开发。因此,传统实体企业将布局“产业+互联网金融”,征信也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合规成先发优势 马太效应将加剧
自2016年4月以来,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紧箍咒”便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摸底排查、清理整顿等等,都对平台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合规发展既是主基调又将成为先发优势。
根据相关数据来看,目前各大平台与银行存管合作进展较慢,截至12月16日,仅有3.12%的P2P网贷平台完成并上线银行直接存管。“预计监管的紧箍咒在未来一年并不会放松,因此P2P网贷平台完成备案、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及银行资金存管等合规操作的时间越早,更容易获得投资人信任,越具有先发优势。”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这样分析。
此外,从去年P2P网贷行业集中度数据及走势来看,截至2016年11月末,P2P网贷行业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不难看出,P2P网贷行业离寡头垄断距离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
小微业务将崛起 财富管理逐步线上化
2016年,在网贷行业细分领域出现了很多业务的“沉浮”。在首付贷、校园贷的负面舆情中,消费金融异军突起,成为了年度最热业务。再加上监管细则中对借款余额的限制,让消费金融及车贷这样的小微业务变为红海,竞争异常白热化。
“大平台在过去一年纷纷开始去P2P化,不再局限于P2P网贷业务,通过集团化的方式,逐步进行横向或纵向的业务拓展。” 张叶霞认为,平台的集团化一方面可以丰富是资产端及资金端;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监管合规性考量。“未来集团化仍是大平台的选择,在强竞争格局下,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行业内会出现不少兼并收购,各地的中小平台都有一定的并购价值”。
“未来,仍将有许多平台积极横向扩充投资品类,P2P网贷平台与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边界会愈加模糊。”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线下财富管理逐步线上化将迎来高峰。与简单做理财产品代销渠道有所不同,将有平台通过对投资组合、自动智能算法上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对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从一站式理财超市升级为线上财富管理平台。
纵深化开发资产端 布局“产业+互联网金融”
2016年,恒大地产上线恒大金融、碧桂园建立碧有信、佳兆业设立了佳兆业金服等等。不难看出,“产业+互联网金融”结合已经成为传统实体企业寻求突破的主要形式之一。
“未来,深耕细分领域,纵向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端开发或许是这些P2P网贷平台比较好的出路。”张叶霞表示,许多传统实体企业出于整合自身供应链、谋求业务创新、增强盈利能力等考虑,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或P2P网贷平台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金融生态体系。预计“传统产业+互联网金融”热度仍将持续,互联网金融或P2P网贷业态将有效渗透至各传统领域实体经济中去。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17年,网贷行业的焦点还将集中在金融科技的创新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外围服务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大数据征信及在特定领域的垂直征信公司是未来征信发展的方向。
“目前,虽然许多征信公司声称自己是大数据征信,但实际上因为数据质量、规模和技术上的限制,探索的成分更多一些,细分领域公司的优势并不明显。”有专业人士称,目前单个网络借贷平台,并没有太多的能力进行重复借款的识别,更多的是依赖市场上第三方征信机构,或者政府牵头来开发有针对性的征信系统。因此,未来征信行业或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