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37位港籍医生在深获评“正高”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罗莉琼 通讯员 曾烨
2021-08-06 07:30
摘要

深圳首次为在本市工作的港籍医生直接认定颁发正高级职称证书,是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重要探索。

8月5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等37位港籍医生获得深圳市颁发的正高级职称证书,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港籍医生。

这是深圳首次为在本市工作的港籍医生直接认定颁发正高级职称证书,也是深圳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的限制,创造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环境,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重要探索。

“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后,港籍医生将享受内地主任医师的待遇,可以在内地申请课题,也能够让医生们在手术授权、医生培训等方面更加规范化。”手捧正高级职称证书的港大深圳医院助理院长樊敬文高兴地说,这对深港两地未来在科研、教学、医疗等领域的交流,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深港卫生专业资格认定,一直以来存在教育背景、资历框架、评用体系等差别,这为在深工作的香港医生全面开展交流合作、深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带来了诸多限制。针对这一现状,在国家人社部和广东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卫健委先行先试,在充分调研港大深圳医院香港医生的学历、资历、业绩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认定标准条件,出台《关于开展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职称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已注册香港特别行政区专科医师且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满5年,并在港大深圳医院工作满3年的顾问医生,专门组成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对经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港籍医生,直接认定为正高级职称,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破“双城壁垒”。

市人社局局长赵忠良介绍,这次先行先试,一是探索顶层打通,打破职称的逐级晋升规则,直接满足境外高端医学人才的高级职称需求;二是采取直接认定,为境外医生定制“绿色通道”,科学设置条件式、标准式评价方式,避免重复评价;三是坚持评用合一,以用为本,本次认定的37名正高级职称医生均已聘任在港大深圳医院顾问医生岗位上,临床实践能力突出。

副市长陶永欣出席职称证书颁授仪式。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林夕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罗莉琼 通讯员 曾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