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部“两大动脉”沙荷路与红棉路,一修就是10多年,被称为“最豪华的断头路”,给居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为全力落实“东进战略”,日前,龙岗区明确承诺,“两年内打通沙荷路、红棉路,五年打通39条断头路,畅通交通微循环。”这让一直关注交通问题的市民备受鼓舞。
转型时期的龙岗,正是在对民生热点和现实难点的不断突围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得到实质性改善。
龙岗区委书记高自民表示,龙岗各级干部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主动面对,主动作为,下大力气,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坚突破,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龙岗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龙岗区区长戴斌则表示,龙岗快速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绕不开、躲不过”,到了必须集中攻坚的关键时刻。龙岗区委区政府直面问题、聚焦难点、精准发力,让龙岗人对未来更有信心。
“东进战略”的突破口是交通,但现实的情况是,交通不畅制约了龙岗发展。龙岗区提出,要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对外高效畅达、对内快速便捷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大大提升龙岗交通承载力,破解制约龙岗发展的最大瓶颈。未来龙岗要强化与市内各区互联互通,强化东部区域轨道联系,力争龙岗区规划新增城市轨道线路100公里;完成轨道3号线东延段、10号线建设,推动轨道14、16、17号线提早开工建设,加快10号线东延段、南龙线等规划线路前期研究,推动东部机场轨道快线、7号线延长段纳入市远景轨网修编;加快推进与市中心区联系的高快速路建设,打通银龙大道至水官高速、东部过境通道至盐龙大道、丹平快速至如意路3条快速通道,形成覆盖市中心城区的半小时交通圈。
产业是落实“东进战略”的基础,但数据显示,目前龙岗经济结构不平衡。龙岗区提出,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充分依托产业优势,努力构建具有龙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东部产业集聚中心。重点推动企业梯队建设,稳固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力支持国际化大企业实现战略发展,大力扶持柔宇、华侨城文化等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引进和培育3至5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一大批产值超十亿元企业,形成梯次合理、结构优良、特色鲜明的企业集群。
落实“东进战略”,空间是保障;但目前,龙岗的空间约束压力日益加大。龙岗区提出,要完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持续推进“拓展空间、保障发展”行动,统筹地下、地面、地上三维空间,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创新土地二次开发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以“片区统筹、综合开发”和“土地整备+”的理念,推进坪地坪西社区、南湾中片区等整村(片区)统筹试点;健全兼顾政府、市场、社区、业主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五年整备释放土地12平方公里。
落实“东进战略”,民生是根本;由于龙岗教育、医疗事业底子薄、起步晚,龙岗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差距较大。针对教育现状,龙岗区提出,强力破解学位建设难题,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3所,新增学位3.2万个以上。针对医疗情况,龙岗提出,完善提升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成市平湖医院、市三院二期扩建及区中医院医疗综合楼、区骨科医院等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吉华医院、市第三儿童医院及区第二、第四、第七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病床5000张以上。
外界观察,在落实深圳东进战略的进程中,龙岗区主动作为、立足长远、结合现实,制定好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和目标;既有前瞻性、长远性的项目,又有可操作、可实施的项目,推动东进战略的全面落实,就能实现龙岗发展的“弯道超车”。
编辑 颜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