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屋内,赵静像往常一样守在电脑前准备为高二(12)班学生上课。与以往不同,这次她的“直播间”设在了罗湖中医院的病房里。“接下来咱们看一下文章。”赵静一边输液一边滑动着电脑,为同学们讲解课文重点。
因为胆囊结石带来的巨大疼痛,她不得不选择住院把胆囊切除。15日,刚刚插完导管的赵静告诉记者,自己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听课质量和互动程度是她现阶段最关心的地方。“每天我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进度,分层备课,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辅导。除此之外,作为班主任,我还要时刻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毕竟在家一个多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情绪管理都面临着极大挑战。”赵静说。
本以为学生会因“主播”生病而变得懒散,但病床上的“直播间”却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学生们看到我把教室搬进医院,内心不免有所触动。现在课堂上大家互动多了,反馈及时了,作业质量也提高了。对我来说,面对疫情,做好教学任务是自己的使命。我也希望学生能拥有坚强意志,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把事情做好。”赵静笑着对记者说。
病房不比家里,如何保障安静的教学环境成为赵静急需解决的问题。“医生和护士看到我是老师,都特别照顾。我所住的病房是3人间,在其他两位病人出院后,医院并没有安排其他人住进来,为的就是给我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直播环境,保障教学质量,这让我和学生们都特别感动。”
结束采访前,赵静告诉记者,等疫情结束后,她最想做的就是与学生分享那些令人敬佩的瞬间。“新冠肺炎疫情下,无数中国医生坚定地冲在一线保卫生命。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有信心、有毅力不负自己的梦想,塑造可期的未来。”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