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场监管局做客“民生面对面”:全市64%餐饮业已复工,医械企业复工率超80%

读特记者 魏格格 韩广蕾
2020-03-14 12:15
摘要

3月13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做客“民生面对面”,对深圳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食品药品供应、食品药品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据透露,本月月底有望日产达100万只/日,医疗器械行业复工复产率达80%,深圳餐饮行业目前已有9.9万家开始营业。

3月13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做客“民生面对面”,对深圳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食品药品供应、食品药品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据透露,本月月底有望日产达100万只/日,医疗器械行业复工复产率达80%,深圳餐饮行业目前已有9.9万家开始营业。

保质量稳价格 柔性执法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双线作战”,从医疗物资与生活物资两条“战线”保障民生。

“在医疗物资供应方面,主要是口罩、额温枪等疫情常用的医疗器械,目前,口罩产量已经稳步提升,预计三诺电子、长盈精密、比亚迪、富士康到3月底均有望达到100万只/日,口罩供应紧张的情况将得到缓解。”李忠说道。

在口罩质量方面,李忠表示,市民大可放心口罩质量,所有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口罩,都是经过检测的合格产品。如市民发现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口罩有质量问题,可通过12315进行投诉。

在口罩执法方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采用“柔性执法”的方式。要求口罩销售明码标价,执法标准针对一是口罩来源不同价格也就不一样;二是不同种类的口罩销售价格也不一样的实际情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第三方提供的市场价格平均水平来判断口罩是否存在恶意涨价的行为,通过市场整体情况做出判断,避免“一刀切”。

据统计,截至3月7日,全市在产口罩生产企业15家,口罩日产能达383.38万只;在产防护服企业2家,防护服日产能达3200件;在产红外额温计生产企业11家,红外额温计日产能达1.4万个。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累计采购各类防护物资超过1500万件。

医疗器械、餐饮行业复工率均超6成

此次疫情,对餐饮及服务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餐饮业迎来“严冬”,节目中,李忠表示,随着疫情防控等级的降低,深圳餐饮业已陆续开放堂食,目前全市已有9.9万家餐饮店陆续复工,市场监管局也加强了对餐饮业防控措施的监管,只要商铺市民共同落实防护措施,市民可放心到店就餐。

目前,全市335家食品生产企业和市1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复工复产;4个屠宰场疫情期间一直在做好严格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生产,餐饮行业复工9.9万家,复工率约64.3%;药品生产、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复工269家(占药企总数83%)。我市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医疗公司和该公司关键零部件的31家供应商已全面复工复产;此外,我市4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28家红外额温计生产企业、2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均已复工复产。

线上购菜,“神秘买家”随机抽检

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倾斜为线上购买。

“线上买菜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纯线上购买,例如叮咚;二是线上线下都可购买,例如盒马鲜生;三是餐饮业商家为自救出售原材料三种方式居多,为保障质量安全,我们还安排了神秘买家购买线上销售的农产品,并对其进行检测,抽检不合格的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李忠表示。

据悉,对于食用农产品生鲜配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通过加强对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以及企业前置配送仓的抽检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3月9日,已对全市448家农产品销售场所进行抽检,共抽检4998批次,检测包含禁限用农药和兽药等多个项目,对不合格产品均进行立案查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每天都在全市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累计快检6.5万批次,销毁不合格产品340公斤。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作者:读特记者 魏格格 韩广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