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东莞市樟木头镇宣传部门在东莞市委宣传部的统一指导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快、广、准、灵”四字诀为抓手,坚强有力地做好全镇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宣传引导工作,营造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有序复工”的浓厚氛围,为樟木头镇实现疫情防控“双零(零确诊、零疑似)”和复产复工“双高”(规上企业和重点企业复产率100%、企业员工返岗率90%),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战”。
“快”字诀:组织快、行动快
1月22日,该镇宣传部门迅速制定了《樟木头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方案》,成立由镇委宣传委员胡珏为组长、镇18个部门和9个社区相关领导组成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划分工作职责,明确宣传重点,确定实施方案。
随后,立即组织媒体和新闻网站及时转发相关权威信息,积极正确引导舆论;立即争取相关部门配合宣传新冠肺炎防病知识,提高市民群众自我防护能力;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全系统每天去一线工作的人员超过50%,全镇每天都有一千多名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基层进行防疫复工宣传等工作,共派发宣传资料50万份。
“广”字诀:覆盖范围广、宣传方式广、宣传内容广
在覆盖范围方面,该镇的宣传防疫知识真正做到从上到下、从镇到社区、从村到组、从户到个人,一个不漏,一个不丟。此外,为确保宣传范围全覆盖,还结合樟木头镇山地多、有不少人居住在山里的特点,宣传组工作人员还请樟木头林场职工带路上山宣传。
在宣传方式上,该镇采用“三结合(主流媒体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宣传载体既有电视、报纸、大广播,也有广告、传单、LED屏,还有短信、微信、朋友圈。
在宣传内容上,该镇宣传部门打出内宣与外宣相结合的“组合拳”,以镇电视台和报社为宣传主阵地,每日发稿量40条以上,稿件内容涵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方方面面,触及每一处角落。
“准”字诀:亮点抓得准、需求抓得准
在宣传报道党政创新做法方面,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同志专门对“樟木头镇发挥家庭医生团队四个作用筑牢社区防线”的工作信息作出“经验值得学”的批示。中新网、学习强国也先后刊发了这条信息。
该镇主动邀请新华社记者来樟木头调研采访,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栏目中报道了“樟木头罗曼科技有限公司复工赶订单”,还刊发了“樟木头镇科学防疫不放松,复工复产寻新机”的报道。学习强国平台刊发“减租2380万!东莞樟木头出台纾困政策携手企业共克时艰”文章。中国网15次采用镇宣传部门提供的稿件,推出“防疫有章 复工有术 樟木头目标两胜利”系列报道,宣传樟木头镇防疫复工的创新做法。在挖掘采写先进人物事迹方面,广东卫视根据镇宣传部门提供的线索,两次专门来樟,摄制了“一根送菜绳成抗击疫情‘生活保障绳’”和“东莞樟木头企业‘硬核’复工派车接多省员工返程”的新闻。
樟木头医院“夫妻党员”坚守抗击疫情一线、廖姨坚持每天为居家观察的邻居代购瓜果蔬菜、油盐酱醋等故事,经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后,传为美谈。在动员鼓励各界爱心捐助方面,通过镇宣传部门的“穿针引线”和鼓励支持,樟木头涌现出“东莞好人”刘贤艺捐赠5万元退休金助力抗疫、樟木头好房东慷慨免租10万元和天和商场为35家商户减租70万元的好人好事,被学习强国、中国网、深圳特区报●读特、南方+、东莞日报、东莞时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引来了更多热心企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
在“需求抓得准”方面,樟木头组织本土文艺工作者,先后推出3部文艺战疫“樟味”作品,传递真情弘扬正气。其中,宣传员看到有些客家老年人,听不懂普通话,就为此专门创作了客家山歌《万众一心共抗疫》,用客家人民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让这些老年人听着乡音学防疫,非常接地气,获得好评,被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灵”字诀:反应灵、效果灵
反应灵。镇电视台、报社等媒体的一线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灵巧的优势,每天不惧风险,迎难而上,迅速出击,奔赴不同的抗疫复工前线,倾尽所能,加班加点,抢时间、抢节奏,采编最新鲜火辣的新闻,采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新闻报道,及时向镇内群众和宣传媒体发出声音,讲好“樟木头故事”。至今共推送稿件1120条。
效果灵。一条条反映樟木头全力防疫和硬核复工的新闻报道,纷纷被中央、省、市各级主流级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平台采用,截至3月12日,用稿量已达596条。这些宣传报道,在全镇营造出浓厚的“防疫复工两手抓”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大大提振了全镇干部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全镇顺利实现防疫复工“双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见习编辑 康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