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是深圳发展的生命线。构筑城市安全“屏障”,维护城市安全发展,不仅要时刻保持警钟长鸣的意识,更要依靠当今先进的科技力量。为提升深圳城市安全专业化水平,在深圳市安委会的邀请下,12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共安全国家级专家范维澄来到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开讲,就国际国内当前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维护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市安监局、市国资委、市应急办、市消防局等多家市安委会成员单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燃气集团、水务集团以及公共安全领域的专家,共百余人到场聆听。
“公共安全科技蕴含深刻而复杂的科学技术内涵,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将与范维澄院士等专家合力,积极开展城市公共科技技术研究,为提升我市安全专业化水平助力”,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倪绍文在讲座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创立不久的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目前已参与展开全市安全事故灾难风险评估工作,编制完成了《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抢险救援技术总结》。同时,逐渐与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该院成立后,面对传统检测方式已无法对全部老旧或违法建筑进行沉降普查的难题,利用地观InSAR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近百景SAR影像的处理,成功获取全市近三年全域覆盖、时间连续、高精度的地面沉降数据,监测出全市沉降分布、最大沉降速率及其动态变化、累计沉降量等信息,对尚未稳定的沉降点进行实地踏勘验证,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函预警。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