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深圳市气象台发布2016年八大天气气候事件。监测显示:2016年,在前期极强厄尔尼诺影响、后期向拉尼娜状态转换的气候背景下,深圳天气气候呈现“冬极冷,夏酷热,雨量大,台风暴雨多”的特征,灾害性天气年景重。
截至12月26日,深圳全年累计雨量2490.6mm,比同期气候平均值偏多近三成,全市平均雨量2603.3mm,比近五年同期偏多五成;共记录到12场暴雨,3场大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台风影响总体偏晚,3个台风严重影响,明显多于常年的1.2个,其中“妮妲”正面袭击;冬季(12月-2月)为冷冬,最低气温1.7℃,夏季气温偏高,高温酷热天气多。
2016年年内,深圳主要有如下八大天气气候事件:
1.罕见寒潮首降冰粒骤然入冬
1月下旬深圳记录到一次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过程最低气温(1.7℃)创深圳建特区以来最低值,最低日平均气温(3.5℃)创深圳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值,直接导致深圳入冬(1月23日),并首次记录到冰粒,梧桐山等山区出现罕见“凝冻”现象,深圳首次因道路结冰实行交通管制。
市民用冰粒堆成的“雪人”和梧桐山出现的“凝冻”现象(图片来自互联网)
2.冬季罕见连续暴雨初雷打响
1月底(28-29日)深圳记录到一次罕见的持续暴雨降水过程,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两天记录到暴雨,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12-2月)首次。1月28日记录到初雷,偏早35天。
3.汛期首场暴雨飑线来势汹汹
4月13日一条强飑线自西北向东南横扫珠三角,深圳记录到入汛以来首场暴雨,伴随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阵风10级(26.8m/s)。强对流天气造成多处(69处)道路积水和3起地面塌陷等次生灾害,强风造成大树被连根拔起,多辆小车被砸。
深圳市2016年4月13日雷达回波图及灾情图片
4.单点大暴雨小时雨强破记录
5月3日深圳记录到一场局地大暴雨,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仅龙岗区雨量就从中雨、大雨、暴雨到大暴雨不等,最大1小时滑动雨量(133.4mm)刷新历史记录。
深圳市2016年5月3日雨量分布图(mm)
5.最强龙舟水录全省最大雨量
5月20-21日我市出现了2016年最强的“龙舟水”,深圳记录到全省最大过程雨量463.1mm,最大6小时滑动雨量(344.8mm)刷新历史记录。降雨造成我市内涝积水80余处,最深超过1米,大鹏新区水头沙村村口52名工人一度受困,5座水库达到或超过防限水位开闸泄洪,2处车库受淹。
深圳市2016年5月20-21日暴雨灾情图片(来自互联网)
6.高温集中7月三发橙色预警
7月集中了年内全部5个高温日,深圳市气象台首度在一个月内三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第1号台风“尼伯特”外围下沉气流影响,7月7-9日高温过程影响最广、强度最强,9日全市普遍记录到37℃或以上高温,最高39.7℃,为近年来少见。高温造成中暑多发,电网负荷屡创新高。
高温天气,孩子在欢乐海岸露天喷泉戏水消暑(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摄)
7.妮妲登陆首发台风红色预警
第4号台风“妮妲”,8月2日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大鹏半岛,受其影响深圳普遍出现8级以上大风,最大阵风13级(37.7m/s),并记录到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妮妲”是1983年以来登陆深圳的最强台风,深圳首度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并首次实行“四停”,未收到重大灾情报告和人员伤亡报告。
“妮妲”路径及其灾情图片
8.两秋台严重影响间隔仅一天
10月,超强台风“莎莉嘉”和“海马”相继严重影响,间隔仅一天。“莎莉嘉”是近十年10月影响深圳雨量最大的台风,给深圳带来连续两天大暴雨,过程雨量平均达220.1毫米,最大456.4毫米。“海马”是近十年10月影响深圳风力最强的台风,带来暴雨局部大暴雨和大范围8级大风,最大阵风12级(33.9米/秒),由于及时实行“四停”,未收到重大灾情和人员因灾死亡报告。
超强台风“莎莉嘉”、“海马”卫星云图及移动路径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