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东莞市在大朗、虎门、东坑镇举行2020年东莞市品质交通、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暨第一批重大项目动工仪式,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按下复工复产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键”。当天共有44个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123.4亿元。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白涛,副市长黎军、万卓培、郭向阳参加动工仪式。
大朗会场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开工
“我宣布,2020年东莞市品质交通、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暨第一批重大项目动工!”随着梁维东一声令下,在大朗镇的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现场,六台挖掘机同时开工。
据介绍,2020年,东莞市将实施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攻坚行动,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打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堵点,全面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效率。在44个集中开工的项目中,交通项目共有15个,主要是新建或改建道路项目。其中,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项目北起松山湖环湖路,向南途径美景路、环莞快速路三期和常虎高速后,终点接规划的中子源路,全长1.86km,预计2023年完工。该项目是东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窗口,是畅通莞深两市高层次人才往来的“科技大道”。
随着东莞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全面铺开,将系统补齐交通发展短板,重塑东莞市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强化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支撑,扩大高品质公共交通供给,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加快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虎门会场
12个新扩建学校增加13500个学位
虎门会场设在虎门镇博涌小学新校建设工程现场。当天,共有12个公办教育项目开工,充分体现出东莞市委、市政府加快教育扩容提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此次集中动工的12个项目,总投资大约6亿元,建成以后可增加学位13500个,其中5个项目要在今年建成,7个项目要在明年建成。
根据《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文件。东莞市聚焦教育投建和学位供给的瓶颈问题,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推动新建改扩建227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3.99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6所,增加学位28.11万个,高中阶段学校31所,增加学位5.88万个。至2022年,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 126个,增加学位15.68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项目104个,增加学位12.74万个,高中阶段项目22个,增加学位2.94万个,用三年左右时间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至2025年,力争全部完成纳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公办学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办学位需求。
东坑会场
市重大项目吹响开工建设“集结号”
东坑会场设在东坑镇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建设项目现场。该项目属市重大项目,占地约4500亩,投资超过2.3亿元,通过修复山水生态、综合环境整治、优化内部交通、完善配套功能、凸显区域特色等五方面,来夯实东坑的发展基础,最大限度确保东坑的生态人文格局,力争打造独特文化内涵山水栖居典范。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集中开工重点项目中,属于市重大项目的共有20项,涉及重大产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投资规模达32.08亿元的大湾区•深投控清溪科技生态城青湖湾科创中心项目,主要承接莞深产业发展规划及深投控资源,通过四大产业发展计划(光电通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推动光电通讯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构建产学研平台、科技孵化、体验展示、成果转化四大服务平台。项目计划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周期为4年。预计建成后年产值约26亿元,年税收约3.3亿元。
同属市重大项目的东莞市救助管理站二期项目投资规模为1.17亿元。该项目主要包括新建精神病治疗中心和改建滞留人员安置中心,总建筑面积27531.6平方米。其中,精神病治疗中心设置床位95张,滞留人员安置中心设置床位300张。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