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给我们一二月的利息减半,也已经通知我们退款了。”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晶报APP记者,自深圳市政府“惠企16条”政策出台以来,他一直关注着。无论是帮助企业度过经营难关的租金减免、贷款贴息政策,还是为留住企业劳动力的专车返岗、社保延缴等措施,对正身处寒冬的中小微企业来说,这些举措无疑是雪中送炭。
多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
“其实很多时候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但总比没有的好。”一小微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200万,占企业总数达99%。将近一个月的停工停产,只要身处产业链、供应链其中一环,只要还有企业运营成本还在,就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幸免于难。有多少企业遭受灭顶之灾尚不得而知,但是政府陆续细化出台的政策措施已经在路上。
“政府出台的这么多条措施,大概有九条我们是符合要求可以进行申报的。”深圳易信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免除全市工商企业2月份当月缴交两部制电费中的基本电费,由市财政代缴;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可对因疫情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支持,并实行利率优惠……这些政策都切实打到深圳中小微企业的痛点难点上。“市政府‘惠企16条’措施出台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制定发布了申请平稳发展基金、贷款贴息、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确保涉及深圳市中小企业金融领域的3条惠企政策真正落地。”深圳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吕哲告诉记者。
政策之外,各种形式暖企助企
实际上,深圳为企业做的远不止是冷冰冰的政策上的支持。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扶持政策,确实会让不少企业“看花了眼”。此外,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各有其个体性差异。3月3日,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打造,腾讯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的“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应运而生。
据了解,企业诉求响应是该平台第一个重磅推出的功能,集企业反映诉求、政府快速响应、企业随时掌握反馈进度于一体,诉求问题包括用工、金融、税务、科创、社保、出口、关税、商贸、通关、招商等。深圳企业面临以上问题时,可通过该平台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对应的部门在收到诉求后将第一时间研究并予以解答。
“这个平台让我们有苦也有处诉了。”一企业负责人表示。记者发现,为帮助各中小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3月2日起,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摇号抽签”方式,每两天抽取1万家企业,并向每家中签企业免费发放100万只口罩,到目前,优惠企业已有4万家。
政府一项项重磅推出的政策措施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但是帮助企业的姿态和信心却额外凸显出深圳拥有孕育优质企业的沃土,这种气质和特色让深圳企业以及这座城市的未来未来之路更令人期待。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