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棚子、污水横流、满地猪血……这是私宰生猪场的场景,含有瘦肉精的有毒有害私宰肉带来食品安全隐患。日前,深圳福田警方联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开展“利剑行动”,在深圳、东莞捣毁生猪私宰窝点5个,查处长期销售私宰猪肉档口5个,抓获嫌疑人42名,缴获私宰生猪150余头,合约2.6万斤,斩除了一条“屠宰—运输—销售”有毒有害猪肉的链条。
出动无人机秘密航拍私宰点
7月初,市市场稽查局食品稽查处提供了一条私宰生猪的线索,8月起,福田公安分局利用“两法衔接”机制,联合市市场稽查局针该线索开展暗访摸排,经过近半个月的侦查,民警发现,每天凌晨都有多辆装载私宰猪肉的货车前往个别城中村的菜市场内运货、销售。
为避免被发现,福田警方连续多日24小时蹲点,全方位掌控了犯罪动向。12月6日凌晨,联合行动组安排150余名警力收网。凌晨1时30分,在宝安区捣毁2个有毒有害猪肉生产点,依托送货车的送货路线将产、送、销全链条进行“一条龙”打击,抓获违法分子15名,查处运输车1台、市场档位5个,查扣私宰猪肉超过1400斤,团伙中的老板、工作人员及运货司机无一漏网。
自8月起,联合行动组共开展了3次执法行动。9月12日晚23时,100余名警力兵分两路前往东莞樟木头、大朗开展收网行动。第二日凌晨3时30分许,对两处私宰窝点发起突袭,因山路泥泞崎岖,很多人摔倒在地,但顾不上疼痛,还有周围的污水横流、恶臭阵阵,抓捕民警一心围捕追击。最终,两处私宰点工作人员和货车司机共18人悉数落网,现场查获生猪共99头,查扣涉嫌非法运输生猪车辆10台。
11月22日,联合行动组又发现隐匿在南山区西丽一处山坳内的私宰窝点,民警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秘密航拍,全方位掌握了私宰点的地貌环境。当日凌晨3时许,50余名警力出动,抓获该私宰点老板、工作人员及运送私宰猪肉货车司机9人,现场查获生猪共计38头,查扣涉嫌非法运输生猪车辆11台。
全链条打击生产、运输、销售私宰肉
据悉,此次行动是深圳近年来破获的打击处理人数最多,唯一实现产、运、销全链条打击的私宰案件。
福田公安分局治安科杨警官告诉记者,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很强,为了隐蔽和方便逃窜,私宰窝点大多选在工业厂区后方、荒地深处、山崖下方或有围栏遮挡的地方,出入都只有一条小径,且都会留有“后门”,小路上还会有专门的放哨人员,这给侦查和全员抓捕都带来一定难度。
“送货车开到哪,案子就破到哪。” 杨警官介绍,往往是送货车送完一个农批市场,前脚刚走,后脚就会有相关执法人员上前对该市场相关档口进行调查。“拔出萝卜带出泥,在最后的第5个农批市场将送货员和档口老板一起抓获,对整个私宰进行了全链条式打击,效果显著。”
私宰肉为何违法?记者了解到,一方面,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除了给猪肉注水外,还会低价选购没有经过任何检验检疫的病猪。经检验,此次行动缴获的猪肉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瘦肉精”成分,其中9月12日晚的缴获的99头猪肉中,含“瘦肉精”的猪肉占比高达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办案民警展示的现场图片显示,违法人员临时搭建的私宰帐篷里,地上铺满了猪血和猪毛的混合物,生猪粪便随着水流渐渐形成一条“小河”流向远处,杀猪刀、铁钩、铁叉等用于私宰的工具随意摆放在地上,与猪毛、猪血、粪便等混合在一起。
据悉,正规屠宰对环境和检验检疫有着严格标准,在近乎无菌的操作环境中,经过多人流水线作业,经历多重检验检疫才能进入市场。市市场稽查局食品稽查处执法人员刘海华表示,“‘检验’是检查是否含有瘦肉精等有害成分,‘检疫’是检查生猪是否含有致病菌,这两点对于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全省首次适用新《食品安全法》
为了实现私宰生猪犯罪活动的全链条打击,福田警方一方面全力铲除私宰窝点,另一方面也通过合理适用法律,全程强化执法质量,重拳打击销售私宰生猪的不法行为,对于私宰生猪可触《刑法》的嫌疑人均予以刑事拘留;针对5家菜市场猪肉档口长期订购、销售私宰猪肉的档主,福田警方首次适用2015年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对5名档主分别予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成为全省首例适用新《食品安全法》进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案件。
福田警方提醒,菜市场销售的猪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饮食健康。市场管理者要落实好法定检查、报告义务,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猪肉经营者更要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经营,杜绝经营私宰肉、有毒有害肉等违法行为。
见习编辑 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