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誉归来!深中国际奥数金牌选手分享学习心得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姚卓文
2021-07-28 11:50
摘要

金牌选手代表冯晨旭发言时表示,自己从小对数学非常痴迷,来到深中,受益于这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老师全面系统的教导、同学间的相互促进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可以更加专注、高效地学习

日前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落下帷幕,中国代表队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其中包括来自深中的彭也博和冯晨旭两位同学。7月27日下午,深中召开金牌选手经验交流座谈会,以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冯晨旭说,认真、勤奋至关重要,相比于盲目刷题,理解每道题目解法中的逻辑与思路更加重要。

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介绍,从2018年至今,三年时间内深中斩获5枚国际奥林匹克金牌,而且涵盖数理化三个学科,实属难得。朱校长总结了成绩背后的三个关键因素:理念、制度和师资。深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一些难题和瓶颈。朱校长认为,实事求是、不拘一格,摒弃一刀切,因材施教,尊重教育规律,增加课程弹性和多样性,是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生态的必由之路。

最后,朱校长表示,要加快把深中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把学生输送到理想的大学,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金牌选手代表冯晨旭发言时表示,自己从小对数学非常痴迷,来到深中,受益于这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老师全面系统的教导、同学间的相互促进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可以更加专注、高效地学习。关于数学学习和考试的心得,冯晨旭说,认真、勤奋是最重要的。他在做题过程中会将题目解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对题目解法的理解与记忆。“相比于盲目刷题,理解每道题目解法中的逻辑与思路更加重要。”

考试中的心态调整也十分关键。考前为了缓解紧张,冯晨旭会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散散步、打打牌。国家队集训紧张而辛苦,却是冯晨旭最享受的过程。“我在这里不但学到了数学,也收获了友谊。”最后冯晨旭表示,IMO不是终点,未来进入大学后,他会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争取为数学大厦贡献自己的一份成果。

深中数学竞赛教练王坤老师表示,疫情给今年国家队集训和最后的比赛带来许多困难,两位同学及其家长付出艰辛努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实属难得。两枚金牌的取得,更与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领导与支持,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付出密不可分。最后王坤老师还透露,在朱校长和深圳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明年第38届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将首次在深圳中学举行,这将是中国数学界的又一盛事。

(原标题《载誉归来!深中国际奥数金牌选手分享学习心得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姚卓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