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实录 | 守好第一道防线,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室姑娘们的故事

读特记者 张宇婷
2020-03-08 15:54
摘要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没有年龄、性别之分,有的只是勇往直前与病毒斗争的坚定信念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没有年龄、性别之分,有的只是勇往直前与病毒斗争的坚定信念。“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队长袁海灵,请她讲述奋战在一线的“最美女护士”的战疫经历。

以下是袁海灵的口述:

凌晨5:30,万籁俱静,东边的地平线泛起丝丝亮光。我在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室中,督导弯腰低头以调整视野的同事,看她用采样刷擦拭患者的咽喉壁及扁桃体内侧,再把采样刷放入专用试管,将采样刷尾端折断弃去,试管放入专用密封袋,酒精喷杀后,小心翼翼地放入冰箱标本架。冰箱上锁,她安心地喘了一口气,抬抬头,左右转动僵硬的头颈……

防护服、护目镜、防护屏、双层乳胶手套、N95口罩、圆帽……这是发热门诊采样室护士们的日常装备,也是我们的“武器”,从装备上的那一刻起,不吃不喝,历时七、八个小时。也许很多人见过她们青春肆意张扬的样子,却少有人看过她们脱下防护装备后干燥脱皮的嘴唇、下眼线、鼻梁上的压痕与凸起的血肿、汗湿的工作服……护士们经常和我开玩笑说:“经过这场疫情,我们终于变瘦变白了!”这,就是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室的姑娘们,一群乐观、朝气,无惧无畏的90后。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战役,那么医院里的发热门诊就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而核酸病毒采样则是发热门诊的重中之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医院各相关科室全力以赴,迅速调集人员和物资,由朱社宁主任担任组长、方映玲主任为副组长、赖碧娟、谢秋艳为执行护士长。两院区也从“请战”支援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中挑选了14名护士,与急诊增派的两名护理大组长共16人,组成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规范管理流程,共同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疫战线。

发热门诊工作的开展,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是防备物资的紧缺和核酸鼻咽拭子采样。面对一群核酸采样零经验的年轻护士,在一天时间内,如何让多部门组成的团队快速上手,是培训的重点和难点。2月12日,防保科、检验科的专家针对采样要点进行了半天的理论培训。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做为护士,我们都知道,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姑娘们提议,在自己身上实操。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让大家清楚了解采样的部位和方式,第一个“开刀”的便是两位培训老师。采样室内灯火通明,只见何家伟老师头后仰七十度,张大嘴巴,屏住呼吸,最大化的暴露出扁桃体和声门,袁海灵老师左手持手电筒,右手持采样刷,指着采样的部位说:“这是咽喉壁,这是扁桃体,咽部采样就采这两个部位。”说完,采样刷停留在咽喉壁的位置15秒,轻柔旋转3圈,完成了第一次采样。换一根采样刷,进行了鼻腔的采样。大家有过吃饭被饭粒呛到鼻子眼泪直流的感受吗,这就是被采样的体验。从下午六点到晚上九点,姑娘们你对着我鼻腔刷一圈,我对着你咽部来一刷,刷完,泪眼相视,咧嘴一笑,记住了彼此“丑却最可爱”的模样。

2月13日,是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室开业的第一天。七点二十,护理部、发热门诊所有人员到岗,为第一个上战场的“战士”——来自生殖免疫综合科的护士赵珊珊做准备工作。防护服、护目镜,分毫不允许出差错。我看见珊珊挥挥手说:“没事!没啥咱们护士做不了的,我自己来!”坚定的眼神、自信的话语,犹如一剂强心针。7个小时,我看到她一共为16名发热患者进行了核酸采样,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儿童患者。儿童患者配合性差,为他们采样难度大,接触时间长,风险系数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患儿的呕吐物喷溅。凭借着过硬的技术,珊珊顺利的完成了所有儿童患者的采样工作。当脱下防护装备,拖着疲乏的脚步走出采样室的那一刻,珊珊对着等候在门外的战友们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迫不及待地向在场的姐妹分享自己采样的诀窍。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每天全副武装准备进入采样室前,谢秋艳护长都会在大家的防护服背面写上名字,画一个爱心,写着加油,再给她们拍一张英姿飒爽的出征照,姑娘们总说:“这是我们最酷的照片。”这位像大姐姐一样的护士长也总是唠叨着:“你早上吃饱了吗?吃了什么?还需要吃点东西吗?”我们都明白,进入采样室,会有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甚至说话的对象都只有被采样的患者。而我会穿着二级防护加护目镜,在采样室门口,仔细评估姑娘们第一个采样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寻找感染风险的漏洞,严防死守,保障大家的安全。

护理部朱主任、方主任每天深入发热门诊,协调大家工作中的困难,做后勤保障工作。她们说,要保证大家的安危,让出征的姑娘们手中有武器,心中有力量,让她们勇敢而来,平安而归。隔离在家的赖碧娟护士长,每天都会通过微信、电话关心、指导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查缺补漏,做大家最坚实的后盾。

我是袁海灵,是和危险“亲密接触”的身影中平凡的一个。此时,窗外的木棉花开得如火如荼,像一束束火焰,燃起新的希望。在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请在疫情中逆行的女性同胞们,一定要珍重、再珍重!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张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