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举办的《院士讲座》上,作题为《 中国环境的挑战和能源发展的展望》的演讲。
作为能源专家,刘科院士原是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科学家,曾任美国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气化平台负责人及首席科学家,曾获全美绿宝石特别科学奖、国际匹茨堡煤炭转化创新年度奖等。
刘科认为,环境问题的根在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主要解决两件事,一是解决各种各样的发电技术,包括水电、风电、核电等等 ,二是解决人类“衣食住行”中行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交通运输的燃料问题。“虽然目前各国都在重视碳排放问题并采取相应的, 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我认为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将不断增长,加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力问题,碳排放依然会向上增长。”刘科说,因为目前大量的电力还是主要靠成本较低的火电和化学能源,风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除投入大外、产量也不稳定,在使用的能源结构中占比并不高。
对困扰大半个中国的雾霾问题,刘科认为产生雾霾问题有两大元凶:一是6——8亿吨散烧煤在近70万台中小锅炉中燃烧;二是劣质柴油及老旧柴油机造成的污染。“雾霾中90%的PM2.5污染都来自我们人类自己。”刘科说,比如人类排放气体污染物转化为PM2.5,道路、建筑尘土、工业粉尘等人为来源,还有人类 、石油和垃圾等 ,火山灰、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自然因素只占到10%左右。
刘科认为,解决雾霾问题,事前处理比事后处理污染要容易得多,要找对根源、对症下药,比如针对中小锅炉燃烧散烧煤的问题,可投入资金支持进行煤改气,对柴油机问题则可以依靠技术创新,提升柴油机的使用效能。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