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检测难、检测贵成为防控救治的拦跑虎。
据外媒报道,美国纽约一线医生怒斥检测难!美国疫情扩散到13个州,美国纽约州数天之内仅有32个人接受了检测。相比之下,中国1天可以检测10000人,他认为这简直就是“国家级丑闻”。还有美国病人吐槽美国病毒检测贵,一次核酸检测费用也高达3500美元,折合人民币2.29万左右。
这两个问题放到中国,如今就根本不算问题。据深圳商报道,深圳华大基因仅用3天时间研究出新冠病毒试剂盒,通过血液样本检测,22分钟就可出结果。截至3月2日24时,华大基因已累计完成130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生产。而关于检测贵,在中国一些疫区的送检者,个人承担的费用大约只有每人每次240元。
不比不知道,一比比出了自信,比出了实力。我国抗疫科技不知不觉拿到了多个世界级硬核成果,而这些抗疫成果中闪亮着深圳创新的身影。
华大基因率先在全球研发成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向日本等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供货。华大火眼实验室进驻火神山每天可检测万人份样本,“火眼”模式走向全国。“腾讯觅影”AI的专用CT最快2秒就能完成AI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大疆高精度测体温无人机把守高速路口,可将误差控制在了0.5℃以内。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战斗,而高科技利器成为人类的致胜法宝。问题是像这样的科技利器还有很多,等疫情结束后,是藏之高阁,弃之一边,还是将其优化升级,做成服务人类健康的大品牌大产业?
疫情防控残酷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应该把科技防疫的种子技术做成造福人类健康的大产业。
疫情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给产业带来了冲击。同时要用长远的、辩证的思维看问题,也可以说疫情既给人类留下了负资产,也给人类留给了正资产。此次大量的应急科技成果包括大数据服务、生物检测服务、可重复清洗的防护服等等,都是难得的科技正资产。深圳是科技抗疫的大本营大基地,有理由有优势把这份正资产做大做强做优。
此次大量应急科技成果响应战时之需,可谓产生于与病毒近身博杀的战场。有业内人士将此类成果称之为“种子”科技,预示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市场潜力。这种战时科技既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也是在人类生命大考场中拿到科技通行证。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科学防治,为我们发展抗疫科技指明了方向。这也是一份嘱托,守护生命的科技利器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深圳要从技术协同攻关和科技政策系统支持等多方面把战疫科技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