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疫情发展已逐渐呈现趋缓的态势,在关键时刻,南山区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健康家园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各街道社区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冲在一线,全力守护家园。
01 同乐社区
南头街道同乐社区成立了约 40 余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每天一大早,支部书记就带领市委指导服务组和全体党员战斗在同乐社区防疫一线,到卡点服务居民群众,到辖区企业指导复产复工工作,帮助解决防疫难题,落实科学防疫各项措施,以坚强抗"疫"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和使命。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虽然党支部是临时组建,但是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临时党支部示范带动,在"战疫先锋"小程序上发布志愿服务信息,招募党员志愿者 60 余人,他们以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创建"无疫小区"默默奉献。
同乐社区按照"一个小区工作小组就是一个战‘疫’小分队"的原则,在楼栋责任区等关键部位设置 4 个卡点,定人、定责、定时,严格执行"一问、二测、三申报、四安置"工作流程,全面掌握疫情发生地来深人员情况,引导居民疫情自主申报,确保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同时,一群年轻的 90 后靠前一线,主动担当起 24 小时值班值守,全力做好排查登记、检查车辆、处置突发疫情事件等工作。
"别担心,我们就驻守在社区,一起守护咱们的家!"这是社区党委书记、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欧阳镜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让在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吃的放心,已十多年没亲自买菜的他重新走进了市场。"您要买什么东西,打个社区服务热线就行,或在微信里列清单,我们帮您买,放家门口。""专职跑腿"已成为他的日常工作。欧阳镜明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居民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他们心里,自己才会安心。
在同乐社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红马甲"党员志愿者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党员志愿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社区党委的组织号召下,社区许多党员纷纷志愿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
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王亚平的那句"作为共产党员,我甘愿做一名逆行者,一切行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誓言,成为了"红马甲"志愿者践行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在同乐社区战"疫"前线,"志愿红"随处可见,他们传递爱心、传播希望,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02 大汪山社区
南头街道大汪山社区辖区总人口约 2.5 万人,有南苑新村、荟芳园、愉康花园等 18 个住宅小区。疫情发生以来,大汪山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构建"社区党委 - 社区小区党支部 - 楼栋党小组"三级党建组织防控体系,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区中的每一根神经末梢。
大汪山社区"三人"指挥组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将辖区的 22 个居民小区、城中村、商务写字楼宇等共 137 栋(单元),按网格片区合理划分给 8 个小区工作小组,实施包干包户网格管理。小组人员为街道驻点团队、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业委会、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力量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施全覆盖排查。
同时,按照"五个 100% ",严格执行"十个一律"的工作要求,大汪山社区党委实施 24 小时严密防控,从人员、车辆流入流出检查登记、体温监测和发放出入证等方面引导党员群众主动担当排查员、宣传员、防护员、服务员、卫生员等,共同筑牢社区和小区疫情防控防线。
据悉,南头街道大汪山社区党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在社区小区成立了 8 个临时党支部,设置了 8 个党员先锋岗,并通过"战疫先锋"先后招募了 40 多名党员志愿者,踊跃在社区疫情防控的一线,激发出了"全民在抗疫,人人有阵地"的不屈不挠的抗疫景象,涌现了一批"最可爱的人"。
03 桂园社区
疫情发生后,招商街道桂园社区党委将疫情防控工作与精品社区创建工作结合,将创建"无疫社区"融入"平安家园、放心菜园、共享乐园"建设目标,全力筑起社区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保障居民群众生命健康。
桂园社区严格落实深圳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健全社区联防联控机制的若干措施》,辖内小区 100% 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和双向测温,对重点人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重点群体做到追踪到人、一个不漏,登记造册、上门观察,严把源头防控关口,对疫情防控重点部位加大网格化排查力度,实行分块管理,由 8 个"防疫三人组"管理 8 个重点部位,将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人。
上户排查和电话核查同步进行。一边融合社区工作人员、辖区民警、社康医生成立监管服务小组,对重点人群上门核查,截至 2 月 29 日,累计上门排查 778 人;另一边联合辖区物业公司电话排查,截至 2 月 29 日,累计电话排查 13830 人,把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有重点疫区旅居史人员找全找准管好。
整合多方力量,形成联防联控合力。由于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物业人手较少,为充实值守力量,桂园社区在每个出入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同时辖区楼栋长志愿参与值守,红、黄、蓝三色马甲齐上阵,共同建设平安家园。
后海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市场")人流密集,辐射范围广,防疫难度大。
在社区领导和街道执法队大力支持下,桂园社区将路边露天摊位转移入市场围合范围内,并为市场配备"水马"、红外体温枪和"党员先锋岗"等物资和人员力量,实现市场的 100% 围合和双向测温,负责市场的"防疫三人组"每日排查市场防疫工作落实情况。
防疫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桂园社区关闭所有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社区公共场所,停止举办一切群众聚集性活动,居民娱乐活动大幅减少。为预防居民出现的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桂园社区开辟线上渠道,向居民发布瑜伽课程等。对居家隔离家庭,除做好后勤保障外,社区还送上水果、盆栽,在元宵节送上汤圆等。
04 沿山社区
招商街道沿山社区具有大型居住小区多,外来人口、外籍人口多等特点,疫情防控难度大。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沿山社区党委严格推行网格管理,压实属地责任,全面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要求,查源头、控小区、治环境,利用社区小区组的合力优势,着力加强社区防控工作,在管控疫情源头、阻断传播途径方面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效。
强化人员排查
做到多渠道、全覆盖
社区网格人员和警务室警格人员上门排查
将社区网格员、警务室警格包片到点,责任落实到人。运用公安大数据分析,对疫情严重地区返深人员进行排查,逐一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小区组成员上门,严格实行居家隔离管理和医学观察。
社区党委和社区小区组成员排查小区进出人员
对流浪乞讨人员,社区党委联合警务室协助送到政府指定酒店进行核酸检测,并集中隔离。要求社区网格人员、警务室警格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未戴口罩者,立即进行纠正,并要求其扫码进行自主申报,登记好个人相关信息,并监测其行踪痕迹。
强化分级防控
"硬"隔离与"软"服务相辅相成
在各小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全天 24 小时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者,立即通知 120 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重点是"外防输入"。
社区小区组人员为硬隔离楼栋值班到深夜
对出现病例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发生病例楼栋或单元进行封锁,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重点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社区党委、警务室、社康中心、物业管理处在落实好硬隔离的同时,注重居民群众的"软服务",细致做好物质保障、医疗服务、心理安抚等工作。
爱满沿山突击队
社区党委组建爱满沿山突击队的力量,队员由楼栋长、志愿者组成,他们不顾疫情,主动为硬隔离和居家隔离的居民消毒和整理快递。每天自发地加入到督查工作中,督促各小区岗亭配合上级做好体温检测,检查自主申报等硬性要求,如发现没做到位的管理处,及时报告社区党委。
两手抓两手硬
完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沿山社区党委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社区党委排查企业复工情况
建立复工复产企业人员清单,全面清查复工人员信息,行踪轨迹,确保疫区来深、发热等重点人员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督促企业做好健康、体温检测,配备防护用品,落实环境整治、消毒、通风等措施。建立网格、警格巡查机制,提高巡查力度和频率,对防护工作不到位的企业,立即责令其整改。网格、警格人员深入企业,广泛开展防控知识科普宣传,强化复工人员的防护意识。
05 龙珠社区
防疫期间,桃源街道龙珠社区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开启了各种硬核防疫措施,奏响消毒"四部曲"。
01 车辆消毒地垫
为了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个在往返卡点处放置的消毒地垫可帮了大忙,瞧,只要车辆轻轻驶过,轮胎上的病毒立刻落荒而逃。
往返卡点的车辆消毒地垫。
02 鞋底消毒毯
除了要严把过往车辆的消毒关,还要对始于"足"下的病毒进行全方位消杀,才能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一张张红红火火的消毒地毯看上去不只是喜庆,更是实用,但凡出入的人员都走走"红地毯",为鞋底消消毒,心情也顿时明媚起来。
小区进出口的行人消毒地毯。
03 快递消毒屋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快递,疫情当前,快递是否会成为病毒的集聚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龙珠社区在所辖小区门口设立了快递消毒屋,让一辆辆载着满满物件的快递车辆,经过自动喷淋消毒雾气的"洗礼",大大降低了病毒传染的可能性,也大大提升了收到包裹的喜悦感。
小区入口的快递"消毒屋"。
04 行走的消毒背囊
疫情防控,我们不是专业的,但管理区域消毒,我们是认真的。每天在龙珠社区总能看到一个个背着数十斤的"消毒囊"行走在小区各个角落的亲切身影,他们在园区内、入户门禁、楼梯、电梯、小区垃圾房等重要公共空间,进行着全方位、零死角、多频次的消毒,只为给大家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空间。
工作人员对辖区重点场所进行消杀。
一系列严格的清洁消毒动作为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和防控盲区,让病毒无处藏身,让病毒无所遁形。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病魔,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在众志成城的严密防控中,明天必定充满希望。
06 风华社区
自从"战疫先锋"小程序上线后,南山街道风华社区就在社区党员群、小区居民群等推广发布该小程序的使用,推行线上线下志愿者同步招募,反响强烈。
疫情当前,人员紧缺,防疫宣传、小区进出口登记、体温测量、隔离居民服务等都需要人手支援。原来报名志愿服务的以党员居多,现在通过"战疫先锋"小程序,居民群众也能清楚地了解到社区志愿者招募信息,并就近选择参加志愿服务的地点和内容。此举得到居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均纷纷报名加入社区防疫队伍,当起了社区的"战‘疫’先锋"。
家住南山村的党员杨庭强说:"我也是一个武汉人,早就希望能为国家、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当他了解到"战疫先锋"小程序后,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及时登录小程序并进行认证,看到风华社区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时便立即报名志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风华社区幸福义工队党支部书记杨淑华向社区反映,她们支部很多党员都想参加志愿者服务,但是部分老党员同志登录"战疫先锋"小程序后会出现无法认证的情形。为此,社区工作人员采取逐个指导,逐步操作的形式,耐心教会老同志能够顺畅使用为止。
自市委组织部发起《最是吃劲关键时,更需勇毅当先锋》的倡议书开始,风华社区党委积极传达部署,号召和指导辖区党员用好"战疫先锋"小程序这个平台。据统计,截至目前,利用"战疫先锋"小程序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党员群众共计 140 余人次,其中党员 90 余人次,群众 50 人次,非本社区党员群众 16 人。
"好风凭借力,助我胜疫情"。"战疫先锋"小程序就是一股好"风",它为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及其周边的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助力,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志愿者服务,为战胜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自己的力量。
07 华夏街社区
禹振江是南山区沙河街道华夏街社区民营党支部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爆发前期,禹振江就主动前往小区物业,与物业一起巡查,了解小区的湖北籍人员情况并向社区党委汇报,时刻关注小区业主群的疫情舆论,及时耐心向居民解释疫情方面的疑问。
伴随着疫情发展得越来越严峻,禹振江觉得自己一个人力量有限,应该广泛发动身边人一起来加入这场战"疫"。当他看到微信群里"战疫先锋"小程序发出的招募信息后,禹振江第一时间转发给小区的业主住户,积极动员身边的青年志愿者、共青团员,组织大家一起到家附近的防控检疫点参加志愿活动。
"武汉是我的故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深圳人民在支援武汉,我在深圳也要为深圳出一份力!" 禹振江说,"有了"战疫先锋"小程序,现在不是我一个人了,我们是一群人在战斗。互联网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我们一起擦亮党徽,让党旗在风雨中高高飘扬!"
从参加抗疫志愿活动开始,禹振江不分昼夜,坚守在防控检疫第一线已多达 20 多天,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辛苦,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很多一起参加服务的居民群众纷纷点赞,"他一直带头冲在前,看到群里他发出的招募公告,我们都积极报名,我们愿意跟着他一直干"。目前,禹振江在"战役先锋"小程序组织志愿活动 21 次,带领社区群众协助物业分担出入口体温测量、提醒住户及时做好防疫信息登记工作,为小区居民搬运快递到门服务。
08 丽城社区
西丽街道丽城社区在防控"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开展"自选动作"推动"健康家园 · 无疫小区"创建,安排社区网格员到辖区各楼栋微信群、QQ 群"潜水",线上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09 文昌街社区
沙河街道文昌街社区以宣传发放附带战"疫"先锋小程序二维码的《文昌街社区创建"健康家园 · 无疫小区"倡议书》的形式把"无疫小区"创建和战"疫"先锋小程序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居民群众清洁家园、拒绝野味、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社区党委积极发动小区妈妈团、老年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网络服务,线上串起防疫"安心家园"。
10 海珠社区
粤海街道海珠社区举行了创建活动动员会和防疫物资捐赠仪式,相关企业捐赠口罩 1 万只、酒精 1980 公斤、额温枪 300 把等一批价值 40 万元的紧缺物资,当场发放给社区 45 个小区物业和楼宇物业,社区指挥部三人小组为企业颁发"抗疫先锋爱心企业"的牌匾,全面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党员志愿者、各物业管理处、业主志愿者、社区党员先锋队积极参与。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