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防控战术需应势而变

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2020-03-03 07:43
摘要

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深圳已因时而动。

3月1日,深圳出现了首例境外输入性病例。市卫健委发布的病例相关情况显示,该患者乘渡轮于2月28日从深圳蛇口码头入境,入境时体温无异常,次日因出现发热症状、咳嗽到医院就诊,3月1日凌晨被确诊。这表明,我市抗疫工作开始出现新情况。

当前,美国、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等海外疫情日趋严峻,深圳首现境外输入性病例提示我们,疫情防控不仅不能松弦,防控战术还需应势而变。作为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口岸城市,深圳的出入境人员较多,新冠病毒由境外输入的风险也较大,特别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境外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多日高于境内的背景下,深圳在“外防输入”上需加大力度严防严控,防止境外疫情输入。

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深圳已因时而动。蛇口码头从2月29日便开始暂停所有国际入港船次,对国际旅客实行“只出不进”,有效阻断了境外疫情输入的途径。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举。除了蛇口码头,深圳出入境通道还有很多,让所有出入境通道实行“只出不进”不现实、也不必要,但对所有出入境关口进行升级防控却是必须的,应将防范海外疫情输入风险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一方面,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境内外各种疫情信息,密切监测疫情及时开展研判,做到知己知彼;落实好入境人员健康申报制度,开展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入境者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便于提前排查来自疫情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人员,为及时有效对涉疫人员进行防疫赢得时间。另一方面,要主动做好外籍人士沟通解释,一视同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鼓励和关爱,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与服务,增强大家共同战疫的信心和决心,筑牢抗疫国际防线,展现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各个环节全流程加强防范,对已输入人口也要进行严密排查,妥善做好来自疫区国家或经停疫区国家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检测工作,将可能出现的疫情输入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战疫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决不能因境外疫情输入而影响深圳防疫抗疫工作全局。把入境防控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严守国门,阻断疫情入境途径,才能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战疫成果,为战疫的全面胜利打牢基础。

编辑 桂桐

(作者: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