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3日上午,深圳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坐满了爱心市民,市残联在此举办第六届残疾人康复知识竞赛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深圳办法》)解读活动,近400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玉祥解读了《深圳办法》的亮点。
“这是深圳第一次对残疾人工作进行系统地立法,这对深圳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圳办法》对残疾预防、残疾人产业、残保金征收管理和使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市残联党组书记侯伊莎表示,该法的推出为我市依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年一度的残疾人康复知识竞赛是我市基层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展示精神风貌、提升专业素养的业务大练兵,已经成为我市“国际残疾人日”的品牌活动。第六届康复知识竞赛紧紧围绕"创新康复服务新模式"的主题展开,来自全市十个区的代表队通过必答题、抢答题、案例分析题等环节,对我市残疾人康复、辅具、就业等政策法规、技能标准、技术服务展开激烈比拼。最后,光明新区代表队夺得冠军,龙岗区和坪山区代表队并列第二,大鹏新区、罗湖区和龙华新区代表队并列第三。
侯伊莎代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向竞赛优胜者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她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初步建成,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市残联将创新残疾人工作机制,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扶持助残服务体系,创建“预防残疾,装备智能残疾人服务产品,促进功能代偿,开发残疾人特殊人力资源,塑造残疾人禀赋自长精神”的工作模式,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
编辑 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