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逆行者”坚强后盾,福田264名教师志愿辅导一线医务人员子女

读特记者 徐丽 通讯员 颜慧敏 杜青霖
2020-02-29 09:58
摘要

"孩子们还是挺需要这样的帮助,"舒璐介绍,目前该校已有多名教师加入此次的教师志愿服务队,跟自己一样为孩子制订一对一的辅导计划

近日,福田各学校开展线上教学,但很多医务人员每天奋战在一线,有的工作期间不能回家,有的还需与家人做好隔离,无暇顾及子女学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福田区教育团工委依托团区委、区义工联平台与区卫生团工委进行沟通明确需求后,由福田区教科院、福田区教育团工委迅速组建教师志愿服务队,为福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涵盖语数英生化地心理等科目的一对一线上辅导。

不到一天的时间,264名教师报名

为战疫一线医疗子女在线辅导的通知发布后,各区属公民办学校积极响应,向全体老师发起倡议。不到一天的时间,报名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志愿者达到264人,以实际行动提供支援,奉献教育力量。

上步中学教师汪恒德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教师队。在与战疫一线医务人员和孩子取得联系后,他通过谈话沟通,了解孩子家庭情况和学情,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辅导计划,并从本周开始,每周三次给孩子线上答疑。

事实上,汪恒德担任初三毕业班数学及班主任工作,工作繁重,每天除了正常教学、班级常规管理,每节课都在自己班级的网络课室里,此外家里还有一岁的孩子需要照看。他深深明白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顾及到孩子的教育,他敬佩战疫“最美逆行者”,为了人民生命健康不惜冒险。汪恒德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所有志愿者一起,为前线医护工作者解决孩子教育的后顾之忧。

彩田中学部语文老师杨晓春,虽仍滞留在湖北,但当看到志愿者征集活动,火速报名。其实加入志愿群她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她说:“作为一个湖北人,在这次疫情中,我的家乡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帮助,我也想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很感激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希望能对小朋友有所帮助!”

园岭小学教研主任舒璐是教师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坦言,疫情期间常常被一线医护人员的善举触动,一直想着自己能再做点什么,刚好遇到这样的公益契机,便主动报名。"孩子们还是挺需要这样的帮助,"舒璐介绍,目前该校已有多名教师加入此次的教师志愿服务队,跟自己一样为孩子制订一对一的辅导计划。

李祖文是全国特级教师,他也毫不犹豫加入了教师志愿服务队。"时间安排尽量让学生舒适,"要当好孩子的贴心老师,李祖文讲究时间上的灵活,做孩子随时在线的答疑教师,一切以孩子感到舒适为前提。李祖文说,许多教师都想为这次防疫做点什么,医护人员家庭又有需求,福田团区委搭建的这个平台恰好把供需连在一起。

福田教科院附小教师徐燕是第一批加入志愿团队的,对接的是四年级的孩子。在详细咨询了家长关于孩子学习上的需求后,她以“的烦恼”为话题,倾听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愿望,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约定了往后学习交流的时间。线上孩子很愿意和老师述说,下线后还主动发小练笔给老师欣赏。

梅林小学大队辅导员虞萍也报名参加了这次关爱行动。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她想对所有在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说:“亲爱的孩子,我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去打‘怪兽’了!他们正勇敢地保卫我们的安全,我要向他们致敬!作为辅导员志愿者的我,希望能通过这种对接辅导的方式,给予你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更多的温暖,让奋战在一线的爸爸妈妈们放心战‘疫’!”

一家三位教师加入志愿辅导队伍

从早到晚忙着准备学校的网课、网络平台的作业批阅,还不时交流如何做好志愿者教师、真正帮助到医护子女,是福田区石厦中学教务主任兼历史老师甘立杰一家三位老师的日常。

甘立杰的爱人刘静是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的语文老师,与他们住在一起的外甥女刘晓露是彩田学校的英语老师。当福田区为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子女辅导学习的呼吁发出后,这一家三位老师积极响应,成为第一批辅导医护子弟的教师志愿者。

甘立杰辅导两个九年级的孩子,分别是来自宝安海湾中学的学生郑城彬和从武穴百汇学校返深的学生夏安然。他根据两个孩子的学情,帮他们一步步梳理历史知识脉络,强化要点,突击考点,巩固基础。

刘静和刘晓露同时辅导来自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的学生梁涛,通过和孩子家长及孩子的详细沟通,了解并帮助解决孩子在语文和英语学习中的困惑。

眼睛还未完全康复就毅然加入志愿队伍

虽然眼睛属于术后康复期,自己的孩子又马上要参加中考,彩田学校老师黄勋强还是响应号召,毅然报名加入志愿队伍。“疫情期间,我常常被一线医护人员的善举感动,作为老师,一直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刚好遇到福田团区委“为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子女提供学业辅导的契机,便报名参加了。”

他所辅导的是益强小学三年级学生黄梓阳。通过电话、微信沟通的孩子情况并查阅孩子期末试卷后,他发现孩子上学期的“里程表”,“周长”知识点没过关,数学理解缺乏方法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他马上为孩子制定了一对一的辅导计划,目前孩子的学习已有了一些进步。

“一人一策”因材施教,他们通过微信、QQ的视频或语音等方式,为这些家庭的孩子们“面对面”在线专门辅导,开展学科辅读、防疫教育、心理支持、亲情陪伴、阅读协作等,还指导学生创作诗歌、图文等。不少志愿者表示,作为教师,能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种幸运和责任。希望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学业辅导的同时给予孩子们高质量的心灵陪伴。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徐丽 通讯员 颜慧敏 杜青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