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坐在电脑前面敲下这些文字时,21岁的患癌女孩黄文霞和她的家人正在飞往清迈的飞机上。
10月28日,星期五,早上8点。
朋友水沉在微信上转给我一个帖子:《患癌女孩体重70斤 含泪过“最后一个生日”》。
帖子里说:
今年2月,成都女孩黄文霞被确诊为恶性尤文肉瘤,随后开始了化疗。期间,她从长发变成光头,身体消瘦到只有70斤,疼痛到彻夜难眠,经历过同房病友的离世,大半年过去,肿瘤细胞已经在多个脏器发生转移。
10月18日是她21岁的生日,她在网上发帖“马上21岁了,癌了大半年,这大概是最后一个生日了吧”,2000多网友为她回帖送上祝福。即使黄文霞生病,他的男友也不离不弃。
但有一点,黄文霞坚决要“违抗”父母的意愿,她不想再坚持去医院治疗,而是计划着一场异国的远行。“生命后期,我想戴着漂亮的假发,一个人去国外走一走,干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文霞一直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不管是生病前还是生病后。
水沉在微信里跟我说:“我想赞助并邀请这个姑娘到清迈去玩,神通广大的你,能帮我找到她吗?”
很快,我就找到了黄文霞的联系方式。我告诉黄文霞深圳朋友想邀请她去清迈旅游。黄文霞说有个台湾商人帮她联系了一家台湾的医院。去清迈只能过一段时间。
于是等待。在等待的这些天里,我留意黄文霞发在朋友圈里的文字和图片。她那种活泼、开朗、偶尔会撒娇的邻家女孩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一个癌患者。
这很好。
生病前活力满满的文霞。
11月27日,星期天,中午。
水沉在微信上说:“黄文霞清迈之行,正在订票。估计从十一月三十至十二月六日,去玩完就回台北治病了,希望这趟旅程,不是她生命的最后一程!”
我马上联系黄文霞。我问她能不能每天写篇日记,记录在清迈旅游的见闻、感受等等。她很快就交来了第一篇文字。
与此同时,我也联系了远在清迈开客栈的朋友林晓丹,告诉她,我所在的新媒体——读特——计划报道黄文霞的清迈之旅,我想邀请她写写黄文霞在清迈的情况。
林晓丹的第一反应是:我想问一下,为什么黄文霞这个案例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呢?是因为这个病症特殊吗?还是因为她本身的事例有什么特殊之处?
我说:这可能是很多人看了报道之后,同情她的不幸吧。看见生命正在一个花季少女的身上流逝,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悲悯之心吧。
晓丹说:那么你们又是什么原因会注意到这个女孩并且报道这个女孩呢?
我说:我是因为水沉才知道这个报道的。从媒体的角度来说,看见一个人遭遇不幸,有那么多人愿意用行动来帮助她,这是会让更多人感到温暖的事情。
晓丹说:我明白了。
11月30日,上午。
林晓丹传来了她的第一篇文章。
我问水沉:为什么要帮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水沉说:为什么要帮她?我也不知道。只是一个年轻求生女孩的心愿,让我觉得是举手之劳。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又说,所谓慈善,不是一种行为,是人的本能。还说:当今犬儒们,不信高贵、不耻卑微、不服现状,卡在中间左右不是。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