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信访干部口述:不能为家乡出力就在深圳奋战

读特记者 吴素红 白冬
2020-02-28 09:58
摘要

“把我们这里的防疫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武汉的最大支持。”

“把我们这里的防疫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武汉的最大支持。”龙华区信访局办公室主任邹俊是土生土长的湖北武汉人,这次疫情发生的突然,本来准备到深圳过年的家人只能留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不能为家乡做点什么,他就在深圳奋战抗疫一线,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Δ邹俊在卡点测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龙华区信访干部组成的支援社区工作组马不停蹄奔赴疫情防控前线,邹俊作为首批支援社区工作组的一员,身影遍布新牛社区大街小巷,巡查、测温、劝导、撰写宣传材料……“能文能武”的他活跃在社区防疫工作的各个岗位。在大多数人尽可能闭门不出的防疫期,他的微信步数多次荣登微步运动朋友圈“封面”。每天高达两万步左右,这些步数的背后,又有哪些社区防疫的故事呢,以下是他的抗疫自述。

不能为家乡出力就在深圳奋战

今年春节太特别了。原本我们计划在深圳过团圆年。我早早将母亲从武汉接到身边,父亲备点年货晚出发了几天。但是疫情发生突然,由于管制,现在父亲独自一人滞留武汉。父亲所住的小区几乎每一栋都有确诊病例,家里同一层楼也有已确诊的病患,我很担心。

接到信访局发出派遣工作队进社区的通知后,我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不能为家乡出力,就在深圳奋战吧。

大年初三我们就回到工作岗位了。当时按照统一部署,要派8个人到高速路口值守。第一天到高速路口执勤,主要工作是负责给乘客测体温。其实这个任务主要是考体力和耐性。那几天天气比较冷,车窗一摇开,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车里什么味道都可以闻到。要说风险,也是有一些。在高速路口,我们分为8个班,每3小时换一个组。几乎每一组都有测出38度发烧的乘客。但大家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觉得是一种责任。

Δ邹俊在社区。

把信访工作的耐心和细致用到社区一线防疫上

2月3日,信访局驻点民治街道新牛社区。主要任务是与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值守在社区各个城中村、居民小区的出入口,协助他们值守,做好进出人员信息登记、测量体温,解决好他们的必要物资需求。此外,还要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巡查,确保商店、餐厅等公共场所落实好全区各项防疫工作措施。甚至还要想法设法做好被“硬隔离”楼栋居民的心理安抚和生活服务工作。

有一次,在绿景香颂汉堡王餐厅,遇到一位正在堂食的女士,带着孩子在餐厅吃饭。同事上去劝导,和她解释不能在这里进餐。刚开始她答应的好好的,说马上就走。可是我们一转身,她就又摘下口罩吃起来。我又回头和她说。屡次三番,她不耐烦了,摘下口罩和我们吵,骂我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啰嗦。

其实,遇到这种不配合的,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比如一些商户,商场没有开张,没有收入,着急啊。这个时候,我们就耐着性子做工作,该落实到位还是要落实到位,只能争取理解吧。从事信访工作多年,总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群众,但慢慢讲道理,耐着性子做工作,大多数人是能理解的,在社区防疫一线也要耐着性子做工作。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吴素红 白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