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传染病院的这些天 女记者一线抗疫手记
读特记者 范劭华 严珊珊 罗丹
2020-02-28 09:41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来,使本应喜庆、热闹的春节变得安静而沉闷。本该与家人团聚的医疗工作者们,毅然奔赴“抗疫”前线,誓将打赢这场“抗疫”保卫战。前线的“举动”牵系着亿万人的心……

如果说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千千万医护人员是守护者,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则更像是传递信息的“搬运工”,又或者是观察员与见证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晶报健康新闻部的三名“妈妈级”女记者深入医院、社区等地采访。她们在采写大量“疫线”报道时,也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范劭华:热血女记者,一边吐槽一边深爱

1月19日,我的年假开始。在雀跃奔回老家的路上,我给同事们发了一条信息:不明原因肺炎的事看来有点严重,大家要盯着点,重点关注卫健委、疾控中心和市三院。在发这条信息的时候,我还对接下来的两周漫长假期充满期待:终于可以整天无所事事、啥都不想、好好休息一下了。写下这句话的此时此刻,我只想对自己说:嘿嘿,你又傻了吧?

那个时候,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有几个能想象的到,迎接我们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年。

这个比高考还忙的春节

从19号的那条信息开始,我的生活几乎就开始围绕这场疫情团团转。也就是那天晚上,国家卫健委确认广东省首例确诊病例。之后的几天,家人们在忙里忙外,烧香拜佛,杀鸡烹鹅,热闹聊天……而我在一旁捧着手机十指翻飞,沟通、写稿——我感觉自己这一辈子从没这么努力过,高考那一年都没有。

除夕,武汉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我没看春晚,深夜提交完最后一篇稿子,就一直在刷武汉的消息。听着窗外热闹的烟花,看着手机里帅气的军医离开家人,连夜奔赴武汉,就这样,我红着眼迎来了庚子年。

部门的同事自然都是一样,春节期间,每个人每天都忙于跟进病例数据,抢发新闻,联系疾控专家、医院采访……对于这个来势汹汹、但又带着很多未知数的疾病,大家有太多需要了解、想要知道的东西了。

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的采访任务越来越重,部门里只有罗丹一个记者留守深圳,所有去一线采访的工作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我在家待不住了,大年初四,鼓起勇气独自开车5小时,返回深圳。

三院的“老熟人”不怕不怕啦

很快,我就去了市三院,和一大群戴着各种级别口罩、披着雨衣的记者挤成一团采访,一结束,就赶紧躲回车里,把稿子用手机写完发回给编辑部。老大们在群里呼喊:快!争取抢在其他媒体前面发!拿点不一样的东西回来!为了快,为了那点“不一样”,我有一两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潜伏”在三院,成为三院常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右)接受范劭华采访

第一次去三院,我有点紧张,戴上了报社专门给一线采访人员配的珍贵宝贝N95,被闷得难受。从医院回来,我仪式感十足,沐浴更衣喷酒精,还用84消毒液把房子里里外外消毒了一遍,搞得家里一股浓浓的医院味道。

网上信息海量,太多悲惨,太多苦痛,让人看了对这个疾病感到莫名害怕。家人也很担心,在电话里反复叮嘱。但我自从去医院采访,倒是慢慢放松下来。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是危重症的病例,他们往往年纪较大,自身就有一些基础病,这类病人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实际上,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都是轻症。他们在隔离病房里,刷手机、看书、跟朋友聊天,可能会有些焦虑……这不跟大家过年自觉在家闭关“坐月子”差不多嘛。经过积极治疗,他们可以很快出院。

范劭华(右)在深圳市疾控中心采访吴晓亮医生

而且,虽然深圳作为移民城市面临的疫情压力大,但由于深圳率先全国进行布防,准备较为充分,联防联控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疫情没有大范围爆发。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尽管比平时忙很多,但也有机会调休,不像疫区那样出现很多体力透支的情况,“兵力”还算充足。对于深圳,大家要有信心。

所以,我们不必过分紧张,放松心情,但是一定要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做好防护,然后,好好吃,好好睡,好好锻炼,提高抵抗力,不给医护人员增加负担。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就不怕不怕啦!

妈妈团队一起升级打怪兽

看着日历数了数,我返回深圳有一个月了。有时候觉得日子好漫长,睁眼工作,闭眼下班,三餐不定,周而复始,没有周末,没有生活,这样的日子到底还有多久?曾经一地鸡毛的平常日子,现在看来是如此的幸福!

可是,此时若让我停下,让我退后,我心里又不乐意。年纪不小了,可我多少还是有点热血,也还是有点新闻理想的。每次抓到一个好新闻,想到一个好策划,写出一篇好稿,拟出一个好标题,都会很兴奋;削尖了脑袋抢到一个独家,会躲在口罩后面笑得很嚣张;错过一个好料、好画面,会沮丧,会痛骂自己;看到部门佳作频出,会很有成就感;每天睡前会暗暗祈祷:明天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忙,第二天起来又是采访写稿不亦乐乎,还感叹时间不经用……

闲时与部门同事聊天,发现她们也跟我一样。一边吐槽,一边热爱——女人啊,你的名字叫纠结。

我们这个团队比较特别,3个人全是妈妈,有两个还是二娃妈。这段时间,罗丹和珊珊在忙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里年幼的孩子,一方面要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又很担心经常跑医院,会让家里老人小孩受到交叉感染,这个节奏和心理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罗丹说:“有时候我的脾气暴躁得像钟馗。”

为了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喘口气,在请其他同事支援的同时,我们仨经常打配合战——今天你手头的活儿多一点,我帮忙你写一点稿子;明天我外出采访,你在电脑前帮忙传稿……连续30多天无休,大家一边感叹好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一边互相扶持。

2020的开端真是不咋地。但是,当我回头看这个奇葩的开端,看到的,是赤子之心,是那些套着防护服、动作有点笨拙的可爱身影,是出院患者说起医护人员时因感动而润湿的长睫毛,是很多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人在各自的位置上默默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嗯,我看到了很多美好。

生活有时很糟糕,但是,能平安健康地活着,哪怕日子只是苟且,也是极好的。

今年,我总算不用念叨:二月不减肥三月徒伤悲——我没瘦,只是专家说了,减肥不利于抵抗新冠病毒。大口吃肉吧伙伴们!为了抗疫的最终胜利!

严珊珊:2020开头很难,但爱让我们坚守

2020开头很难,一场疫情不期而至,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1月20日,己亥年(猪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这一天,深圳通报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这时,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返乡,盼望着即将到来的春节。当晚,钟南山接受白岩松专访,明确表示新冠肺炎可“人传人”。

紧接着,全国各地确诊患者不断增加,武汉开始封城,全国人民宅家不外出……一场全国的战疫打响。

忐忑:

疫情来势汹汹,人们开始担忧、恐惧。

2月初,报社召集,我从老家返回深圳加入一线采访。

出门前,老爸老妈听说我要去医院采访,心里很是不舍,不停地念叨着要我千万注意安全。我说“没问题的,不会有危险”,接着搪塞了几句,出了门。其实自己的内心也忐忑,如果有个“万一”,小家伙们怎么办。顾不上想太多,我加入了一线采访。

严珊珊(左)与范劭华在市三院采访时偶遇,自拍留念

第一个任务,去市妇幼保健院采访,报道全市孕产妇情况。口罩、帽子、连帽外衣、还有眼镜,我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保护好自己,安全第一”这也是报社领导常常嘱咐我们的。在医院采访中,我看到医院的严密布置和强大的防控措施。医院看似最危险的地方,但也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我用文字和视频记录告知市民。

紧接着第二天,我去了深圳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主战场——深圳市第三⼈民医院。采访定在医技楼会议室。我把车停在医院地面停车场,车位充足。停车场后方一栋楼上写着“感染病楼”几个大字,这就是专门收治确诊患者的楼。医院内,来往的患者特别少,两三个戴着口罩的人奔走于楼栋之间,手里均拿着CT胶片,神色凝重。在医技楼门口,我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全副武装”下,大家都相互认不出彼此,他们就是拍摄《火线》的三个小伙伴,大家相视而笑。

感动:

作为一位跑健康医疗线的记者,我对一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接触得越多,了解得就多,理解也就越多。一批批的医护人员,有我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他们或出征湖北,或加入到市三院的救治行列,或坚守在医院的发热门诊。“没有不怕,只是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更是职责和使命。”他们说。

严珊珊(红衣)在采访中

2月9日,深圳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现场,医疗队队员刘培的爱人前来送别,送别的情景使⼈泪目。当载着出征医护人员的车辆驶离时,她忍不住跟着车辆跑了起来,拍着窗户跟刘培道别。同为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刘培的爱人说她很理解刘培的心情和决定,并支持他的决定。她说:“刘培出生于武汉并在武汉求学,他的同学、老师正在武汉各大医院一线作战,有的同学也被感染了,心里边其实早就想去武汉了。”

随后,深圳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医疗队相继出征,越来越多的深圳医护人员奔赴湖北。

每日连线湖北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在不上班的时候,医护人员会通过语音发来近况,说说自己的感受,讲他们第一次进舱,讲他们救治的患者,还有自己的担心和害怕。

为了不上厕所,减少防护服使用,他们会在上班前6小时开始禁食;戴着像紧箍咒一样的护目镜和闷不透气的防护服、口罩,坚持工作6个小时以上,常常因缺氧导致眩晕;扛着比自己还要高的氧气罐;负责危重症病人的吃喝拉撒......在采访中,我也越来越了解这个群体的伟大和不容易。

武汉下雪了,他们不忘拍个小视频发给我,为配合记者连线,他们努力尝试出镜。孟新科是深圳首批医疗队队长,也是市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出征时,我写过一个他的人物稿,对他略有熟悉。了解他从医的路程、医者仁心以及他在重症科室里,每每抢救病人的魄力和担当。2月16日,应记者要求,他拍了一段视频《探秘:深圳医疗队员的房间竟有四双鞋?》,孟队长穿着睡衣,操着浓重的口音就出镜了。在群里与他连线的记者都说:“孟队,太可爱了!”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敬畏生命、胸怀大义,勇敢善良、可敬又可爱的 “白衣天使”。他们不问归期,奔赴一线,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救人”,他们总说:“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希望:

疫情爆发至今,既有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也有很多普通人坚守岗位,保障着我们的生活日常,保障着这座城市的运转。

一直值守深圳的外卖小哥张浩鑫,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医院也有很多医护人员在忙,如果我们这时候都不坚持的话,他们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了。现在顾客也不会催我们,也会跟我们说,注意做好防护。”

疫情期间,深圳人一直都在坚守着。菜市场依旧可以买到新鲜蔬果,超市售货员也在上班,药店正常营业,城管、交警都在正常值守,小区里的保安、清洁工人、外卖小哥......还有我们媒体记者,都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

1月23日,深圳迎来了首批患者出院,35岁的男患者和一名10岁的男童。消息振奋人心,我随即抢发了《最新!深圳2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已出院》一稿,几分钟,点赞数百人。

2月10日,我采写的《今天,深圳只有1个小区、3个病例!》短短一篇小消息,我收获疫情期间的第一个10万+。

2月18日,深圳确诊病例出现了“零”数据;2月21日,深圳出院病人人数超过住院人数…..一个一个好消息接踵而来,文章里不断有读者点赞、加油。

这些,是希望的力量。

2月22日,外出采访,驾车回到小区,发现小区的车位又紧张了。晚上码字,发现窗户外星星点点,八成的楼层都亮起了灯……大家都回来了!

2月24日,采访深圳第五批医疗队出征,我“惊喜”地碰到了久违的“早高峰”。深圳的道路不再空空荡荡,企业复产复工正在进行。看着熟悉的车流,车窗外阳光照射进来,暖暖的,我不禁感概,那个熟悉的深圳要回来了!

罗丹:比我们知道的更早的时候,深圳就开始行动了

1月20日晚,深圳卫健委微信公号次条发布:“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深圳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不过,这条微信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评论当中网友乐观地表示“人传人可能性不大,没有证据人传人。该吃吃,该喝喝。我相信专家。”直到1月21凌晨,全国各省卫健委相继公布20日新增新冠肺炎案例,“人传人”被证实,全国“新冠肺炎”的抗疫战争开始了。而深圳,早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就已经开始行动,这是我在后来的采访中发现的。

去前线看看

春节后,在经历了多日的新闻发布会与电话采访后,我觉得,作为医疗记者,应该去更前线的地方看一下。1月29日,在跑完市委市政府的发布会后,我去了中山七院发热门诊。原计划,我想拍一个科普视频,但采访对象——中山七院感染内科主任陈友鹏很忙。中山七院是深圳49个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之一。于是我只得跟着看他干活。让我惊喜的是,这些他干活的画面成了更好的采访素材。跟着他,我用手机拍下了急诊科医生接诊、医生脱换防护服培训,以及他给转运过确诊患者做咽拭子的画面。

罗丹在采访后就地写稿

这次采访还有意外收获——在我正准备去吃午饭时,偶遇院长何裕隆来“查房”。我赶紧放下盒饭,邀请他做个采访。在这个采访中,我得知,中山七院承担了建设一个100床规模的临时病区的任务。这个临时病区主要用于深圳复工后的床位储备。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深圳市政府不打无准备的仗”突然在我脑海中弹出。

深圳很早动了起来

随着采访的深入,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我发现,早在1月初,深圳的“防疫”工作就动了起了。1月3日,深圳大学总医院就对急诊科病区进行了改造,并在24小时内成立了一支抗疫先峰队。当天,医院将急诊一楼留观区、二楼综合病房及EICU改造为隔离病房,同时,启用24小时发热门诊。

后来,深圳疾控中心和卫健委发布的《广东第一个“发病”的家庭是怎样被发现的?》详细地描述了广东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的确诊过程:1月8日,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浑身乏力、感冒到福田学苑社康就诊,社康医生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给她诊治后,发现不对劲,便立刻打电话报告了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当天,区疾控和市疾控的连夜介入该案例。这个阿姨后来成了广东省首例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此迅速的反馈和行动,说明在此之前,深圳卫健系统已经做了充足的预案和培训。

普通人的恐慌

这场疫情,采了很多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甚至我自己也因为发烧去看医生成为新闻的一部分。这段发烧的经历,也让我更能体会普通个体在场疫情当中的“焦虑和紧张”。在自己发烧经历与“口罩哥”两个稿子相继成为爆款后,我想写一写普通人的“焦虑和紧张”。于是有了《2020,5个普通人在一场感冒中的纠结》这篇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报道。不过这篇报道没能成为爆款,略遗憾。

罗丹发烧,还主动把看医生的过程写成一篇报道,大获好评

发烧咳嗽去看医生的这段经历,除了焦虑和紧张,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关怀。发烧的那几天,好些同事担心我的身体,每天都来问我一遍:今天怎么样,好点了没?这次经历,也让我经历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因为那篇爆款《传闻中去三院采访后发烧的记者,今天去了发热门诊》我得到了很多肯定和表扬。这让我开心又惭愧——有很多同事比我更辛苦、更累、更危险,但因为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我成为被表扬得更多的那个人。

如今,这场抗疫战争正在日渐往更好的方向前进,这个成果归功于每一个冲在前线的人员,但它也与每一个在家隔离,做好自己的人悉悉相关。希望,大家能早日走出家门,享受春光大好。

(晶报供稿)

编辑 杨飘

(作者:读特记者 范劭华 严珊珊 罗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