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

唐山
2021-07-17 07:10
摘要

一个生命结束了,但悲剧并没结束,它会转化为青春期的叛逆、中年的自失、晚年的迷茫,一代代传递下去。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一切源自马里乌波尔。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著    [德]祁沁雯 译    新星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1942年,希特勒下令,遣送50万乌克兰妇女到纳粹德国从事家政服务。随后,纳粹开始从还有男劳力的国家进口奴隶劳工,其中乌克兰群体最为庞大。本书作者娜塔莎·沃丁就是这些来到德国的“东方劳工”第二代,她的家乡是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她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往事拼接在一起,从而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一部家族史,以及一部二十世纪的动荡史。

这本《她来自马里乌波尔》通过追溯一个小人物——母亲的生命历程,逐步融入母亲那一代人的挣扎、苦痛、渴望、耻辱中,而历史正是如此堆积而成,可当历史写成书本、被高度概括时,我们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它会成为今天这样。

本书前50页不算友好,毕竟大多数读者更喜欢看故事,不喜欢看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但真正读完50页后,就会发现,这是一本厚重的书,其中藏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记忆,它沉重得让人难以抬头。作者精准描绘出,一个人精神上的尊严如何跌入尘埃,成为了一名弱者。

而在书的结尾,作者用一种近乎残忍的笔调来写母亲的死:选择投水自杀前,母亲把大衣留在了岸上,“这是她从乌克兰带出来的最后一件衣服,袖口的丝绒早已磨损。她把大衣拖下来,整齐地叠好,放在草地上……难道她不知道大衣的重量可以帮助她下沉吗?”

一个生命结束了,但悲剧并没结束,它会转化为青春期的叛逆、中年的自失、晚年的迷茫,一代代传递下去。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一切源自马里乌波尔。

(原标题《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李林夕
(作者:唐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