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不凡的“智造力”,深企带动中国制造全力重启

读特记者 赵军
2020-02-26 20:36
摘要

过去的一个月,联想深圳工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忙碌。

过去的一个月,联想深圳工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忙碌。防疫+复工,是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这里生产制造的PC和服务器出口至全球170个多家和地区。联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深圳工厂则是维系其全球供应链的最前线。“深圳工厂是联想在全国第一批复工的工厂,也是产能恢复最好的工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指出,作为“效率担当”“质量担当”“速度担当”“产能担当”,中国制造业亟需尽快恢复生产,让全球制造业产业生态、产业链和供应链恢复稳定,降低因突发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5天交付湖北防疫所需IT设备

防疫工作是工厂正常运行的第一道防线。据了解,早在1月20日,联想深圳工厂后勤团队就肩负起防疫物资的紧急采购工作,“大部分都需要现金交易,一个人不够大家一起凑,”联想工作人员回忆说,最终通过提前应对,联想深圳工厂自购超过上万口罩、24把耳温枪、400公斤消毒水、2套自动测温仪,为复产储备了关键物资。

“1月29日晚上,我们收到信息,联想要承接防疫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生产,并定点交付给广东、湖北、四川和重庆等四个省市。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各方面准备,一方面,走复工的政府审批流程;另一方面,迅速组建生产团队,希望用最精悍的团队最大化、最高效地支持这个订单的生产,小规模开工的所有员工都是留深人员,尽力确保工作现场的安全性。”联想工作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深圳工厂已经未雨绸缪,完成了人员返岗识别系统开发,并在1月29日当天投入使用,申报率可达99%。该系统使用身份证识别,能够让工厂防控小组及时了解员工每天的状况。

包含消毒、量体温在内的入园五部曲,产品线网格化管理,1000多人就餐不排队不聚集……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加持,深圳工厂有条不紊地筑牢了防疫基础。

“这些工作不是疫情出现后,大家凭着热情就能够完成的,而是我们有着非常丰厚的沉淀。”工作人员介绍,深圳工厂每年都会进行BCP(业务持续计划)演练,模拟过台风、地震、疾病、疫情等各种紧急事件,“一旦有任何灾难来临,各种防控措施首要是保证安全,除了安全外,如果要尽快恢复生产,我们要掌控人员信息、产能信息、订单信息,这也是我们面对现在这样的应急事件能够如此迅速应对的原因。”

2月5日,在大多数工厂还在为重启做准备的时候,联想深圳工厂实现了130人开工生产,涵盖了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和发货等所有制造环节,并在5天之内交付第一批抗疫物资,产能甚至超过以往平均水平。

小规模复产顺利实现,联想深圳工厂奏响了防疫复工的“序曲”,其经验也作为案例和模板,被深圳是政府分享给其他企业作为参考,为全面复工注入了更多的信心。

抢人,抢人!一天面试609人

与其他企业一样,联想深圳工厂也面临着招工难的现实问题。

联想深圳工厂招聘团队相关负责人坦言,疫情期间,招聘和防疫实际是存在冲突的。招聘需要人员流动起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防疫则是要求人员不动或少动,并且满足隔离14天的条件为此他们跟政府、社区和物业多方协调,打通多个通路。在这个过程中,深圳工厂建立了一套标准化识别员工的程序,为所有员工每人建立一个档案,以消除防疫隐患。

2月10日,深圳工厂正式复工,当天1000余人参与生产。截至2月14日凌晨,经过台式机生产、工程质量、物流各业务团队的紧密配合,深圳工厂紧急完成了好未来共计8129台电脑的订单,为在线教育机构提供必需的硬件设备。

解决“人”的问题,考验的是工厂的灵活性。小迈介绍,为了找到更多符合要求的员工,在还未解决宿舍的情况下,HR团队通过电话预约让员工在原来的住址等待,并用激励政策保持沟通,保证有一定的候选人员储备。另外为他们提供在面试过程中的防疫物资,如口罩和消毒液等,让他们对联想的举措感到安心和放心,增强信任度。

这些灵活应变的举措目前已经看到了成效,深圳工厂招聘工作在上周实现了突破,在2月23号一天HR团队即完成600多人的面试工作,工作量超过平日一倍。

深圳带动中国制造全力重启

危急时刻的坚韧源于不凡的“智造力”,在联想深圳工厂的生产车间里,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智能制造的深刻内涵。

据联想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厂自主开发了乐MES系统与I-TAC系统,不仅可以自动识别订单、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自动分类订单信息,更能借助智能测试技术,自动远程接收上千个客户定制化软件,根据客户配制需求自动匹配定制软件及测试软件,实现端到端产品信息追踪与质量状态全程监控。

同时,工厂通过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线体设计与优化;利用IoT技术搭建工厂物联网;导入各种自动化技术持续提升工厂自动化率。 利用控制器、传感器等技术采集生产运作数据,持续优化生产运作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工厂也是一家高度柔性化、个性化的工厂,目前其60%的订单小于50台,90%订单需要量身定制,操作系统语言高达近40种,客户定制软件超过15000 个,不同类型的标签700多个,直接发货区域超过20000个。这里可以为微软、IBM、法国邮政、亚马逊、丰田、谷歌、BAT、京东等上百家超大型跨国公司客户提供定制产品, 2018年,全球领先的巴塞罗纳超算中心的产品正是来自这里。

这是千万中国制造的全力重启的样本。今年1月,21世纪产业研究院对外发布2019中国智能制造指数报告,根据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智能制造指数测算结果,深圳位居第一。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

(作者:读特记者 赵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