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
2月23日,全民“战疫”刚好一个月。
当天,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奋战在防疫抗疫一线民企负责人,向外界细说战疫之路。冰天雪地找药材、千方百计提产能……令人动容的故事背后,展现了国家有难,民企有担当的力量。
香雪制药:疫情压城 产能飙升10倍
香雪制药是国家防疫药品重点生产企业,主打产品是抗病毒口服液。疫情爆发之时,库存全部清空,产品全线告急。
公司董事长王永辉介绍,春节前夕,1000多名员工都在准备回家过年,一番简短有力的动员之后,高铁机票全员退票。
坚守至今,夜以继日加班赶产,至今未有休息半天,生产线24小时灯火通明。为此,产能从原来的一天100万支口服液,上升到1000万支——飙升了10倍。
此外,每日六万份患者处方药由公司武汉中心发出;
担任国家药品储备任务,代表广东药企支援武汉药品;
完成广东下发紧急防护服支援任务……
疫情压城,这些平日看似不可能的能量在一个月内集中爆发。
王永辉介绍,为了到全国各药材基地收储药材,员工在冰天雪地之中历经心酸。由于各地疫情防控收紧,到外地收购药材难以进入,拿到药材难以运出,全凭疫情指挥小组协调,才在春节前完成药材储备,为后续生产打下基础。
接下来扩大产能,单靠一企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省级到市级,各部门紧密协调,一天之内走完了所有流程,机器轰鸣,上马扩产。
金融服务更是危难之中方显强大,公司走完申请、批贷、放款整个流程,同样仅在24小时之内。
物料高昂,员工加班成本巨大,非常规的运作方式背后,公司对内坚持产品销售价格一分钱不涨,对外号召广大经销商保持社会责任,承诺绝不提价。
王永辉谈到,经济复苏正成为全中国的方向,经历过SARS和新冠肺炎,中成药在历次疫情发挥作用,企业淬炼了责任心和信心。眼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相信如2003年之后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接下来企业将把握各项扶持政策,实现补偿性增长,力争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
金域医学:核酸检测能力日7万例
在疫情阻击战中,病例检测是瓶颈。从早期筛查,到后期复工,都离不开检测。
然而在医院,核酸检测存在两大难点:其一是面对集中爆发的疫情,三甲医院单日检测能力有限。其次,基层诊疗机构自身不具备检测能力,待检样品送到三甲医院,需要医疗特种冷链物流,大大拖慢了疫情诊疗。
作为国内第三方医检机构龙头企业,金域医学检验集团从除夕夜开始,走上了备战、请战到参战的过程。其“战时速度”可谓步步与疫情前线同步:
公司董事长梁耀铭介绍,1月25日,承接医院及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检测任务。凭借病毒检测能力和物流网络优势,在湖北、广东、安徽、重庆、陕西等全国20个省市区派出1780名核酸检测人员,其中在武汉、荆州、雷神山医院等疫情中心派出人员超过110人。
作为广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主力军,金域在广东,从大年初一开始组建一支100余人的检验团队和300人的物流团队,并在全省建立了多条物流干线和数个中转站,保障粤东、粤西、粤北的样本也能快速抵达广州实验室,实现“朝取夕至”,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排班,单日检测产能达到2万例。
1月27日,金域武汉实验室被纳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机构。
2月12日,武汉金域受雷神山医院委托检测新冠病毒标本,派出6名技术骨干支持雷神山医院检验科工作。接下来,相继承担湖北荆门市、荆州市、咸宁市、天门市、孝感孝南区等地的新冠病毒初筛任务。为此,金域医学集团以武汉金域实验室相关团队为基础,在武汉共派出107名相关专业人员,调集相关设备耗材,目前日均检测量达3000例。
2月4日,由钟南山院士亲自授牌,武汉金域正式挂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病毒诊断研究分中心”,进一步提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和水平。
2月11日,7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测团队随广东首批对口支援荆州医疗队出发,24小时内帮助重点支持的洪湖县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起核酸检测能力,单日检测量达500例。这不仅解决抗疫需要就地完成核酸检测的“痛点”,还帮助洪湖当地补齐检测能力短板。
截至2月21日,共收到来自广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贵州、重庆、陕西、宁夏、海南、江西等20个省市区的授权或委托,陆续开展检测任务。
目前,金域一方面承接巨大的检验任务,一方面优化检测方法、梳理检验流程,将核酸检测效率提高了5倍,核酸单日检测能力达到7万例。
金发科技:可供应日1.25亿只口罩原材料
金发科技是塑料企业,疫情当前,转型为疫情防控原材料生产,在后方为前线提供材料和设备保障。
公司董事长袁志敏表示,面对国内制作口罩的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紧缺问题,1月20日启动内部应急管理机制,十天内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中试验证、装备改造、量产评估,成功研发出高分子医用防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鼻梁条专用料。
通过调整全国的产能水平和扩产计划,公司高分子医用防疫材料可完全满足当前全国市场需求。下一步,公司产能预计提供到每天500吨,满足1.25亿口罩原材料供应。这对于解决国内高分子医用防疫材料的紧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当前的材料紧俏,但我们承诺:熔喷专用聚丙烯材料,疫情期间只供应给口罩生产企业,绝不参与哄抬价格!”袁志敏说。
他也谈到,复工复产以来,公司遇到了运输难、订单下滑等困难,但是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稳定运行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举措给公司吃下了“定心丸”。
“疫情给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冲击,越是吃紧关头,越要戮力同心。”袁志敏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中小微企业攻坚克难、抱团发展。
佳都科技:高科技实现人群中远程测体温
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介绍,25日,公司成立应对疫情工作小组,一个月来始终奋斗在科技抗疫一线,成功推出多款针对疫情防控的人工智能“硬核”科技产品及应用。
派出600多名员工为广东省、广州市的医院、公安、轨道交通等单位提供综合保障系统运维服务,特别是武汉团队为火神山医院等13家一线疫情定点医院提供不间断的ICT技术支撑,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社会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针对“三返”高峰的到来,佳都科技成功研发了针对大客流场景远距测温的佳都AI智能体温人脸追踪监测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在无需改变现有客流通行的情况下,快速鉴别出人群中每个人的温度,实现“无接触式远距”体温监测,自动报警、触发预案机制。该系统每分钟监测人流量超过300人次,测温距离56米以内,温度识别精度±0.3℃。已率先在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智慧城站、长沙火车站地铁站、大型企业和社区等落地使用。
此外,针对社区疫情防控研发的“蜂巢”智感安防区多维动态防控平台,已在广州市部分街道社区试点。针对城市交通疫情管理的城市智能交通大脑管理平台,已率先应用在安徽宣城交管部门。同时,公司针对一些特殊场景推出了个性化解决方案,如针对公共场所口罩佩戴的人员口罩检测解决一体机、针对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的疫情防控解决方案等,不断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人工智能产品。
“危中有机。”刘伟分析称,疫情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挑战,但困难是暂时的,民营企业的应变能力很强,应变机制更灵活,可以更快地找到发展的新机遇。在他看来,疫情之后,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民营企业将大有作为。与此同时,此次疫情也给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