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荐读:今日荐读的战疫日记,作者是一名深圳高中生——牟戈。因要探望、照顾受伤的奶奶,春节前,牟戈一家人就回到了武汉老家。在武汉这段时间,许多同学向牟戈打听当地的情况,作为普通市民,牟戈跟我们一样,只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权威信息。那么在老家这一个多月,牟戈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感悟?他通过写下这篇战疫日记,向大家还原一个他身边的武汉。朴实、幽默、真诚的语言,深刻的感悟,在逆境中向上生长的姿态,少年身上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点赞。
作者:牟戈,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高二(14)班学生
我是育才中学高二(14)班的牟戈,我在武汉。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都是爷爷奶奶做好了年货到深圳过年,但是今年年前由于奶奶骨折手术,不能自理,所以我们必须回武汉老家照顾老人家。时隔12年,我和父母踏上了冬天回老家的征途,没想到这趟路途不仅辛苦,而且还充满危险。
时间回到2019年12月初,我从电视上得知武汉有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出现,我的父母也知道了情况,但是由于奶奶的情况特殊,父母还是义无反顾选择回武汉过年。那时我就提醒父母购置了口罩。
1月19日,我们到了武汉,一出车厢就戴上了口罩,此时的武汉站人们各奔东西,整个车站充斥着匆忙、紧张的氛围。武汉是中国春运的集散地,过了武汉离家就不远了,从人们的面庞中可以看到假期的悠闲、团聚的期待、新一年的憧憬、回家的急切……
你知道我为什么能看出那么多的人的心理吗?因为他们都没有戴口罩。
我们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家。见到爷爷奶奶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1月23日,武汉“封城”。虽然从身体上“与世隔绝”,但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连接交流。许多同学向我打听武汉的情况,我想说很不好意思,其实我和你们一样只能通过互联网了解武汉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我可以通过这一个月的经历还原一个我身边的武汉。
武汉“封城”了,但整个社会还是照常运行的,就是限制了一定的自由,这是必要的。要说待在武汉最困难的就是物资供应了,因为疫情,很少货车司机愿意往武汉送货。因为只要经过武汉,他们就要被隔离十五天,因此切断了大量物资往来,大部分电商都不往武汉发货。商场之前不带口罩不让进,进出要测体温,现在已经不让市民进入了,因为怕感染。超市关闭,很多商品就买不了了,例如护肤品,幸亏我妈在公告发布前去超市买了足够用的护肤品,否则她就要“毁容”了。
那怎样购买物资尤其是食物呢?现在由社区和物业统一采购食物,再由小区住户在微信里订购,之后再去楼下取。之后就是消毒,电梯里喷的消毒水已在电梯上凝固形成了层层渍迹,电梯按钮除了用纸巾按还可以用牙签戳,买菜回到家门口,先在门外喷一身84消毒液,进门把食品也喷上消毒液放到阳台上吹,之后在水槽给身上每一件物品擦洗消毒,时刻提心吊胆,生怕做错一步就会为家里带来致命打击。
人的身体虽然被束缚,但思想不能被束缚。也许你在家中觉得这样无聊过日子挺好的,但实际上背后有很多人在确保你的生活舒适,确保你的安全。他们是坚守岗位战斗在第一线的医生护士;他们是采购分配物资的义工;他们是将货物送到你手中的快递小哥;他们是严格检查的保安;他们是处理危险垃圾的环卫工人。更重要的是你的父母,他们一丝不苟地给家里消毒,照顾了你的方方面面。
疫情给你带来了大量空闲时间,你可以用这些空闲时间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给自己“增值”。我为此设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此我很满意。在家期间,运动是放松解压的好方式,我每天在家都会进行半个小时运动,运动过后自己轻松了许多。
这次疫情让我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相信在这场考验后,每个人都可以查缺补漏,迎来脱胎换骨的改变。
(晶报供稿)
编辑 杨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