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原是深圳义务教育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的日子,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同学们并没有按计划回到校园。然而,熟悉的上课铃声在“云端”响起,学生们在家中通过电脑、手机迎接不一样的课堂。
停课不停学是对策也是共识,市教育局及时全面研判疫情,早研究、早部署、早筹备,为全市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稳步运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各学校制定“一校一策”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老师进行至少两轮的演练,使得在线教学平稳顺利开展。
早部署 市区校联动实现全市“一盘棋”
2月17日,南山区华侨城小学的林禹彤早早起了床,穿上校服,系上红领巾,打开平板电脑,在家中迎接特殊的开学仪式。随着在线教学系统中庄严的国歌声响起,林禹彤从书桌前站起,对着视频画面中的国旗,高高举起右手,庄严地敬队礼。像林禹彤一样,受疫情影响,全市674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同步开启了在线教学。
“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是最好的防疫。”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说,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在线课堂,市教育局对全市在线教学尤其是高中在线教学工作研究早,部署早,筹备早。自1月下旬开始,市教育局就印发多个关于在线教学的通知,并从2月3日起,组织全市6800多名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电脑,以多种形式参加了市级在线教学平台的培训。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在线教学,市教育局还召开工作部署视频会、制定在线教学管理指引和技术指引等多种方式,统筹协调在线教学工作安排,明确任务要求,压实责任主体。通过市、区、校联动,以及公民办学校联动,实现全市“一盘棋”。2月10日起,深圳88所普通高中13.8万名学生率先在“空中课堂”顺利开学,以名师直播为主,多形式并用,实现全市普通高中在线教学“全覆盖”,人不集中“课照旧”。
细谋划 建设高质量课程资源实现 " 五育并举 "
课程资源建设是在线教学的核心。2月10日起,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导建设的“深圳教育空中课堂”正式上线,截至2月18日,已建设包括学科资源、专题资源等各类资源900多节,报名参与学习人数35000余人次,点击量近7万人次。受到校长、教师的普遍好评。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最优秀的教师加班加点现场录制课程,目前,已新开发出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科资源,定期在电视、媒体和教育局官方网站上进行推送,为教师在线教学提供课时指引、动态指引和课例指引。同时,还开发出学科之外的通识课程,包括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爱国主义教育、卫生防疫知识、心理健康课堂、艺术欣赏等内容,供教师、学生学习,实现 " 五育并举 "。
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学校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这个冬天,对深大附中高中政治老师张辉来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回湖北老家的张老师不仅无法按时返回深圳,而且因为武汉封城而暂住小农庄。为了不耽误学生在线教学,张老师克服身边没电脑,手边没教材的困难,通过朋友的帮助借来电脑,并到附近居民家蹭网络,竭尽所能给千里之外的同学们上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道题。
重落实 提升在线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在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的一节在线数学课上,记者看到师生都能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举手、发言等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即使是在线教学,依然是满满的" 现场感 "。比起传统课堂,各学校在线上教学期间都十分注重学生视力的保护,并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校除初三外一律不上新课,严格控制在线教学时长。其中,小学4-6年级及初中学校文化课每天不得超过四节,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初中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小学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除了文化课之外,学校还为学生们规划了亲子交流、了解时事、家务、美育的时间。
受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们难以开展户外的体育运动,在此情况下,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如何保障?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教学处主任李刚告诉记者,考虑到孩子们家庭环境不同、场地不同,以及体育器材受限的情况,为确保学生能在家中也有足够的体能练习,体育老师们还发挥特长,合力谋划设计并编辑了一套适合学生在家里实施的准备活动、拉伸操,以及一系列高效的高强间歇练习等,让学生重视文化课的同时也能兼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为了使在线教学出实效,市教育局还建立在线巡课制度和教研员巡课制度,教研员责任到区到校,每天反馈,并进行网络评价。近日,市教育局对6.6万多名高中学生开展在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4.92%的学生对在线教学表示满意,90.19%的学生认可教师在线讲课的态度。
见习编辑 朱恒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