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大拇指般大小的不锈钢块,在两根针一样的机械手的操作下,进行360度的自动焊接。这台小型的多功能自动焊接机,出自深圳某技工学院的教师刘叔明之手,年近50的他,在20多年钳工经验的积累下,研发出采用DSP与EPGA技术,实现4-5轴联动的自动焊接机械手。其广泛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让他在高交会的舞台上,从技工教师完美的化身为一位创客。
刘叔明告诉记者,传统的焊接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非常地低。而这台多功能自动焊接机,可以大大降低人工强度,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且能与工厂全自动化生产线无缝对接。更重要的是,它的系统采用编程式示教,试调一次系统就能自动记录焊接轨迹。
“要达到焊接相应水平的焊工,月薪大概在6000左右,这对于小微制造企业来说,人工成本非常高昂。”刘叔明表示,他的自动焊接机精密度可以达到0.05毫米,能够媲美进口机械手,但在价格上却只有其20%,使用成本为仅占其30%。
如此了解市场行情的刘叔明,其实不是第一次经参加高交会。2012年,在获得了二级技师认证后,他参与了一次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简称高训中心)组织的技师沙龙。正是在这里,他了解到政府对技工解决实际生产中技术难点的,会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
基于此,2014年,他带着自己研发并成功申请到专利的气动机械手臂,首次来到了高交会,并成功出售了20台给中东国家的客商。“研发的初衷只是为了方便教学,让学生更了解市场,了解机械的具体形象,根本没有想象过会有实质的市场价值”。
刘叔明说,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让他对高交会有了更深的期待,也点燃了他进一步研发创新的激情。除了多功能自动焊接机之外,此次刘叔明还带来了自主研发的自动财险分线机,实现自动裁线分线剥线的一次完成,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大大节省资源。“我们会将自己研发的产品带回到高训中心,让更多的技师在技能上得到提升。最终,将给高交会带来更多,更具创新的技术”。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