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个社区一线工作者,在这场战疫里勇担使命,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筑起防疫堡垒,他们是社区战疫先锋。
科学防控,居民卫健防疫“堡垒”
“病毒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返乡人员全部结束隔离期才算稳定。”对从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碧头社区社康中心主任曾主平一上门就量体温、交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又及时安抚他们的情绪。
“有些人意识不到疫情的严重性,所以要不停地做宣传工作,提高大家防范意识。”曾主平说,春节期间,最怕有人走亲访友,一有时间他就在社区检测口卡点,提醒大家重视健康安全。“一定要做好家里的通风、卫生工作,要勤洗手。能不出去的就尽量不出去,出门一定要戴口罩。”遇到居民,曾主平就反复提醒。
“曾医生人太好!需要什么东西,跟他发个信息就送来了。”1月29日,疫情发生地籍返深人员李为芳告诉记者,她想要一点医用酒精消毒杀菌,没想到中午曾医生就送来了。目前,李为芳已被解除居家隔离。从大年三十开始,曾主平日夜奔波在社区的防控一线,起早摸黑,带领社区社康中心全体医务人员,无怨无悔,从不言累。
风雨兼程,社区疫情防控“守门人”
大年初一一大早,刚值完班的杜远记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社区警务室与工作人员对春节返乡人员进行摸排、劝导。
“一定要少出门、多洗手、在家记得通风、出门记得戴口罩……”在碧头花园小区内,杜远记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客家话,挨家挨户提醒社区居民,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虽然他说的这些在电视上都看过、听到过,但用客家话讲出来,听起来舒服些。”社区蔡婆婆说,他们天天在这边喊,比较辛苦,我们都支持他们的工作,把自己屋里人管好。对于杜远记来说,最近工作辛不辛苦都不重要了,重要是社区居民能够配合把疫情防控工作。
2月13日中午在碧头社区四海花园巡逻发现一名流浪老人,杜远记通过情报支撑查找到其儿子。了解到老人家是2019年2月份走失,老人患痴呆症,其儿子在龙城派出所报警后一直未寻获。在等待其老人儿子过来期间,他为老人提供晚饭、一直陪到晚上21点老人儿子接走母亲。
闻令而动 率先冲在防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4日大年初一清晨,碧头社区网格中队工作群里杨清文中队长发出了一条消息:“各位同事,新年好!根据我市防控疫情的需要,决定从今天开始全体取消休假,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谢谢大家!”这是新年他发给同事的问候和工作安排。
“请您戴好口罩!”“您是从哪里过来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在碧涛花园小区入口,杨清文正在进行进信息登记时,遇到不耐烦的车主,杨文清耐心向车主宣讲疫情防控工作知识,从而获得车主的理解与支持;面对没戴口罩的车主,杨清文第一时间提醒车主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杨清文忙碌的身影。
出租屋1109栋13550间套,辖区居住登记在册人数21289人,已回社区居民总人数5321人,正在对58户70人进行“三位一体”居家隔离观察,解除隔离293人151户,0人尚未进行“三位一体”隔离观察,核查不在本社区人数183人,正在核查数9人总数555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杨清文日夜奋战、默默付出荣耀,但是他从不喊苦不喊累,社区业主和园区的企业都佩服他在防疫工作上专业细致,被他服务的耐心热心所感动,但他却说:“只怕做得还不到位,防疫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一家企业看完就赶往另一家企业,为了疫情防控工作,杨清文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都说上一线的人都拥有一颗勇敢的心,曾主平、杜远记、杨清文他们用自己为社区万家灯火的温暖保驾护航,全力以赴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