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何盯着中间宿主?只有找到源头,才能斩断传播链

读特记者 刘娥
2020-02-20 20:23
摘要

果子狸、水貂、穿山甲……谁才是真正的中间宿主?

自从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成为科学家们一直渴望查清的对象。果子狸、水貂、穿山甲……谁才是真正的中间宿主?本报记者根据新近的医学研究成果,整理了一些寻找方法。

为何要找?它是传感源

近期以来的各项科学研究,将2019-nCoV的自然宿主再次指向蝙蝠,这一自然界的移动病毒库。不过,蝙蝠身为“毒王”携带病毒,却无法直接将病毒感染给人类。但是,这些病毒可能通过中间宿主产生突变、传播并感染人类。

腾讯医典指出,中间宿主承担着把自然宿主的病毒向人类身体细胞转移的作用。因此,中间宿主成为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一大“元凶”。只有找到病毒的中间宿主,才是杜绝和预防病毒再次来袭的关键。此外,提前找到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对于预防治疗新冠肺炎意义重大。据悉,在2003年SARS爆发的时候,之所以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就是因为找到了中间宿主果子狸。禁止与果子狸的密切接触,才算是真正断了源头。

如何寻找?筛问比猜四步走

从媒体报道来看,寻找中间宿主一般需要经过四个步骤:一是筛,首先锁定病毒的来源,比如新冠病毒的重要来源: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将兜售的野生动物进行依次检测,就有可能发现中间宿主。二是问,询问第一批确诊患者发病前吃了什么?根据他们的“菜单”进行检测、排查,是否存在此类病毒。三是比,把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已知的病毒序列数据库进行对比,寻找其相似性。四是猜,猜测哪种野生动物身上可能含有这种病毒,再进行检测。虽然步骤看起来很简单,但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才能寻找到中间宿主。

如果找到了,如何确定它就是中间宿主?有医学专家表示,在目标动物身上,分离到可繁殖复制的病毒;分离出的病毒能够在动物模型上显示致病性及病理特征等;再确认该病毒在感染传播链中的位置,是通过携带病毒的动物感染人,还是已经感染病毒的动物再感染人。

嫌疑有哪些?已有“待定清单”

根据以上办法,科学家们逐渐将中间宿主的目标范围缩小在果子狸、水貂、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身上。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将穿山甲指向为中间宿主这一最大“嫌疑犯”。

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相关研究表明,穿山甲身上的一种β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似度达到了99%。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相关科研人员在4年时间里逐步建立的一个野生动物宏基因库,里面存储着1000多种野生动物身体里的核酸片段。

此外,2月18日,香港大学管轶教授课题组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课题组在论文预印网站bioRxiv上发布研究成果称(相关论文见上图),穿山甲很可能是新冠病毒从蝙蝠到人类的中间宿主。据悉,此次研究科研团队从中国南部缉私行动中缴获的穿山甲中分离出了新冠病毒。该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穿山甲冠状病毒多个谱系的发现其与2019-nCoV的相似性,所以应将穿山甲视为新冠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并建议应将穿山甲从潮湿的市场上移除,以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播。对此,科技部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进行论证,对新冠病毒从穿山甲到人的传播方面也在进一步加紧研究。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刘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