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过去,我最想做的事是看看我的家人和朋友 ——记深圳大学三位留校女生的疫期生活

读特记者 王小虎 实习生 胡文竞
2020-02-19 19:41
摘要

疫情发生后,校园的管控一下严了起来——校外人员不得入校;宿舍楼实施封闭管理;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关闭;餐厅虽有开放,但不提供堂食,需要打包带走。“虽然感觉疫情来得有点突然,但我没觉得恐慌,宅在寝室的生活也不觉得无聊。”

“我是1月中下旬知道疫情的,当时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蔓延得这么快。”2月18日,阿文在微信上说。她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一名研三学生,因为年前回过一趟山西老家,又因在深的朋友需要照顾就留校了。

进餐厅前要测温

疫情发生后,校园的管控一下严了起来——校外人员不得入校;宿舍楼实施封闭管理;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关闭;餐厅虽有开放,但不提供堂食,需要打包带走。“虽然感觉疫情来得有点突然,但我没觉得恐慌,宅在寝室的生活也不觉得无聊。”

留校生们在餐厅排队打饭取餐

跟她一样,李欣和魏北也是留校女生。李欣是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年前找了一家单位实习,原计划等单位放假了再回家过年的,结果得知老家疫情扩散的消息后,临时决定留校。“我们学院有一个校友捐了500只口罩,给留校师生每人十只。我的口罩不需要自己囤,都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发的,很暖心。”

魏北是早早计划好留校完成毕业论文的,可没想到突发的疫情对她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图书馆关闭,找参考书不便,宿舍学习的效率较低”。她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好去图书馆找资料写论文。

饮食、生活很安心,为学校的防疫措施点赞

阿文所在的宿舍楼,带她在内,现在只有4位留校学生。“我们每天都要签到,出寝室楼回寝室楼都要签,也要测体温,学校会不定期给我们发口罩,学院也会配发牛奶。昨天,学校还给我们派发了消毒剂和沸腾片。”18日中午,阿文聊起疫期的留校生活,语气轻快。

学校在餐厅餐桌上放置的消毒用品

疫情期间,校园餐厅暂不提供堂食,留校学生都是在就餐时段自行点餐打包。问起餐厅伙食,她一连发来了好几张饭菜的照片,有清炒花菜、黄瓜等蔬果,也有鸡腿、萝卜炒牛腩等荤菜。“伙食和平时差不多,只是菜品相对少一些。”“大多数留校同学会选择在食堂就餐。我自己偶尔会吃自热小火锅、螺蛳粉。教工餐厅旁有个小超市,会有简单的生活用品、包装食品和水果卖。”

阿文每天除了去食堂打饭,偶尔下楼取快递外,其余时间都在寝室——看看新闻,跟亲朋聊聊天,写作业。学习之余,她会看看轻松的书、电影,利用打饭时间在校园里散散步。

校园里设置的测温点

李欣也说学校的防疫措施做得很不错——宿舍楼除了有宿管老师监督管理,还有专人定时消毒,连餐厅电梯间的按钮也设置了可更换的塑料膜。她每天的生活很规律,一般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休息。吃饭有时从食堂打包,有时在寝室泡面。最近,她所在的实习单位复工后,周一至周五会在线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工作之外,就是写论文。“累了的话,就看下综艺视频。” 

留校女生李欣

魏北的饮食起居跟她们差不多,除了学习、关注新闻外,她还会做做健身操,玩玩王者荣耀、动物餐厅等游戏。

天天关注疫情新闻,时时和亲朋线上互动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阿文每天会看大量的疫情新闻,包括实时更新的疫情动态、专家的科学防护措施、一线医护人员的抗疫故事等等,然后和家人交流、讨论印象深的人和事,彼此分享一些防护知识。

“印象比较深的新闻有医护人员病倒去世的,还有女护士剃光头上一线的,因为她们大多和我同龄,很佩服她们的勇气和付出。有位女护士防护服背后写着‘胡歌老婆’,胡歌看到了很暖心地回应了她,让人感动。”

“我觉得只要自身做好防护,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时时消毒,这个病毒就没那么可怕。这段时间我出门取了两次快递,除了戴口罩,还戴了手套。在老家的爸妈也很理智,让出去买东西就买,不让就不买。”阿文说。

魏北每天也会关注丁香医生公布的疫情情况,还通过微博、微信推文了解有关报道,对“黄冈卫健委领导光速下岗”“武汉红十字会物资分配效率低下”“大理截留重庆口罩”“李文亮医生去世”等热点新闻印象深刻。

“没想到经历了非典,还是没能引起相关部门及群众对野生动物和对传染病防治的警惕和重视。幸好有钟南山和李文亮,他们能给群众带来真实的信息,并早早敲响警钟。”魏北说。

李欣因为老家在湖北荆州,又有同学在武汉学医,早在去年12月底就知道了新冠病毒的消息。“现在与爸妈随时都保持联系,爸妈碰到一些问题,比如社区施行封闭管理了,他们会告诉我一些生活上不便的地方,我会给他们建议,想办法帮忙解决。”

留校不孤单,身边的点滴小事动人心

聊起抗疫期间印象深的小事,阿文说有两个朋友本来计划寒假找她一起玩,但因为疫情分隔两地后,怕她孤单,经常跟她视频、语音;有朋友问她口罩够不够用,说给她寄;还有朋友寄来手表、手链作为心意的。

留校女生阿文

“有一天我去取快递,手上拿的东西多。回寝室的路上,一个阿姨看到我,说要帮我拿。我表示谢谢,边走边和她聊天。她说她心脏不好,所以带上口罩出来走走。那天那条路上只有我和她两个人,我一直记得她和我说话的样子。”阿文说。

令李欣难忘的是,她所在学院的一位校友捐了500只口罩给留校师生,每人分十只,再加上学校和实习单位派发的口罩,她完全不用囤货。

魏北说感动她的事也不少,比如新闻上看到的全国各地援助湖北的事,不仅是各地医护人员在支援,社会各界也在自发地捐赠物资;学院里的老师经常同步转发疫情、毕业论文方面的相关消息,“不仅关心我们的身体状况,还会安慰、疏导我们,帮我们缓解心理压力” 。

采访临结束时,阿文发来她寝室阳台的照片,“你看,我们阳台上的多肉,还有窗外绿绿的大树。我感觉有它们,还有家人、朋友、同学,校园偶遇的阿姨的陪伴和关心,我一点也不觉得无聊、孤单。等疫情过去,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看看我的家人和朋友。”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王小虎 实习生 胡文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