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凯恩的加时点球补射绝杀,英格兰淘汰丹麦,历史性地首次闯进欧洲杯决赛。
你没看错,是首次,虽然这跟足球鼻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有些不符。上次英格兰晋级大赛决赛,还是在1966年世界杯,而那也是他们在世界杯上唯一的一次。两次的地点都在温布利,当时,主席台上坐的是英女皇,这次坐着她孙子,55年了,英格兰人也不容易。
英格兰的这历史性一役,表现出的技战术含量明显不如前一天的意西大战,但评论区在赛后却要热闹太多,果然,有英格兰,就不缺话题。
首先,这届欧洲杯可能跟数学杠上了,这场比赛又带出了一大堆创纪录的数字:丹麦人打进了本届欧洲杯的第11粒乌龙球,遥遥领先9粒的其他各届欧洲杯乌龙数总和;英格兰在加时赛中得到了本届欧洲杯的第16粒点球,凯恩把它变成了第7粒罚丢的点球,好在他把它补射进了;英格兰的球门终于告破了,前5场比赛,英格兰一直保持零封对手,达姆斯高在30分钟时的圆月弯刀打破了皮克福德的大门,终结了英格兰691分钟的不失球记录,同时本届欧洲杯也终于有了直接任意球进球入账。
当然,在那个左右胜负的点球判罚话题面前,这些数据都不值一提。
对于那次判罚,作为事件的第一当事人,斯特林说:“我进了禁区,他伸出了右脚……球进了才是最重要的。”而除英格兰以外的几乎所有人,包括穆里尼奥、温格、基恩等等大牌,以及欧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都认定斯特林是假摔。这个事件仔细分析,当梅勒准备伸腿时已经倒下一半的斯特林,其实就是个背锅侠,当时如果换成你在那里,你摔不摔?斯特林只是做了一个球员应该做的,固执的主裁马克列才应该是焦点,如此关键的一次判罚,但凡马克列跑去VAR面前晃过一圈,也不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这个压力巨大的话题很可能会影响到英格兰备战决赛,马克列本来是最理想的接盘侠,但无脑的英国知名小报《太阳报》非要来摆一刀,跳出来说丹麦的任意球进球有问题,理由是丹麦进攻人墙离英格兰防守人墙太近,遮挡了英格兰人的视线。不管规则咋说,日常咋执行,既然晋级了,还不赶紧息事宁人,得了便宜卖点乖,非要再拉一波仇恨,让英格兰与全世界为敌,只能说英格兰人的确视热度重于成绩。
因为一个争议点球决定了胜负,英格兰晋级决赛之路也显得不那么光明正大了。英格兰配得上晋级决赛吗?当然配得上!不用去回顾历史上英格兰点球大战成绩有多糟,你看看加时赛中丹麦人已经迈不动的双腿,就知道即使没有这个点球,比赛也肯定到不了点球大战,没有再进球,是英格兰人只想稳住胜局。
英格兰球员的表现,的确比丹麦人更配得上胜利。就说焦点中的斯特林,他整场比赛完成了10次过人、6次射门、47脚传球,创造了点球,还逼迫克亚尔打进了帮助英格兰扳平比分的乌龙球,试问哪个教练不希望队里有这样一个“斯特林”?
丹麦也有超强的数据统计:舒梅切尔全场贡献9次扑救,创造了欧洲杯门将单场扑救纪录,原纪录是他爹保持的7次。但就这样,丹麦还是丢掉了2球,可以看出丹麦人全场有多被动。
丹麦本来也可能出现一个甚至两个“斯特林”,但丹麦主帅尤勒曼在67分钟时同时换下达姆斯高和多尔贝格,自毁长城。67分钟前,丹麦有守有攻,时常能打出犀利的反击,但67分钟后,英格兰人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军压境了。为啥换下表现最好威胁最大的达姆斯高和多尔贝格?因为从小组赛至今,尤勒曼每场比赛都是在这时候换下他俩的。又想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又只会按常规套路出牌,能打进四强,丹麦人已经到极限了。
当然,从小组赛第一场就失去核心埃里克森,到一直拼进半决赛,丹麦人的战斗精神还是值得尊敬的,这也让很多人期待着这个夏天能够再度见证“丹麦童话”。但事实上,不是每部童话,都有美好结局,有时候也会是暴龙战胜了骑士,掳走了美丽的公主……
(原标题《松哥看球 | 有英格兰,就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