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原本是深圳市中小学的开学日。但目前,我国已进入了“防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春季学期开学日延期。对普通市民而言,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抗疫”之道。同时这也是对家长和孩子的极大考验。在享受欢乐的亲子时光的同时,不少家长们产生了新的不安和焦虑。孩子们天性好动,活动空间受限,又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时间一长,就难以抵挡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的诱惑。他们刷起手机、玩起游戏来可能没完没了。此时家长若强行禁止,免不了陷入一次不欢而散的权力之争。
家长们在家办公,兼顾做饭刷碗,还得分身带娃,直呼“太难了”。为求孩子们消停一会儿,有时不得不搬出电子产品当救兵。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连日来,全国各地纷纷延迟春季开学时间,停课期间,越来越多院校选择在线授课方式保障正常教学进度。“停课不停学”,在线网络教学、“空中课堂”等“云”学习手段悄然兴起,电子产品成了必备的学习工具。在孩子们的这个特殊长假里,电子产品似乎如此不可或缺。然而玩物丧志、“视力杀手”,这些骇人听闻的字眼在不断冲击着家长们原本就已经敏感脆弱的神经。
其实,电子产品并非洪水猛兽,善用之则能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利器”。由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深圳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心理“抗疫”系列公益直播课程邀请了高秋凤博士为正在苦恼的您答疑解惑。
主题:疫情期间,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时间:2月19日20:00-21:00
主讲嘉宾:
高秋凤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及治疗
直播形式:视频直播
参与方式: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心理学院
深圳图书馆
协办单位: 凯途同创教育机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研团队及国内优秀一线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强大的师资阵容,针对当前市民心理健康需求,精心策划主题课程,采用视频和语音的直播形式,通过凯途同创教育机构“心理晚八点”直播平台,打破空间限制,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权威心理知识,实现便捷互动。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