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还是“解吸”?这条口罩热搜新闻搞错了
南方+
2020-02-16 17:56

2月16日,关于#医用口罩生产后要解析14天#的词条登上新浪热搜。有媒体报道,到2月13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94%,口罩等医疗物资供应正在逐渐恢复。“但医用口罩加工完毕后会有化学物质残留,需要14天左右才能解析释放。这个解析消毒的时间差,或许是如今医院、市面上口罩仍然紧张的原因之一”。

不过,有口罩生产商指出,这条新闻中关于“解析”的用法其实有误,正确的说法是“解吸”。

按照在线汉语词典解释,“解析”含义为:剖析;深入分析。而“解吸”的含义是:通过吸附的逆过程除去被吸附的物质。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口罩生产消毒采用的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具有一定的致癌性,需要7-14天的解吸时间,以让消毒产品符合相关残留标准。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冯丽琪等人撰写的《环氧乙烷消毒后的残留与影响解吸因素》一文中阐述,环氧乙烷(EO)又名氧化乙烯或氧丙烷。由于EO具有高效、广谱、穿透力强,作用于物品后无损害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的重要手段。环氧乙烷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后会以原形和两种副产物氯乙醇乙烷和乙二醇乙烷残留在被消毒物品和包装材料内。

该文章指出,环氧乙烷在消毒后物品上残留量大时会引起机体局部刺激和烧伤,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血液输送装置中残留的环氧乙烷具有免疫原性,能引起变态过敏反应。

上述文章指出,物品经EO消毒灭菌后 ,需要进行彻底的脱气处理 ,驱除残留的EO,确保使用者安全。目前较为安全的解吸方法有两种 :一 种是采用EO灭菌器 ,均采用双循环灭菌 、通气合二为一的设备 ,解吸可以在EO灭菌柜内继续进行 ;另一种是灭菌后放入专门的通风柜内继续通气解吸。“但是 ,绝不允许采用自然通风法 ,主要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解吸的时间也长”。

回到口罩的生产上,业内人士预计,到月底口罩产能可达到日产1.8亿只。但随着全国各行业陆续复工,口罩的需求短时间内仍然紧张。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口罩短缺呢?

首先,当然是尽可能少出门。

其次,学会科学利用口罩,避免过度防护,造成浪费。比如,健康人宅在家、私家车出行、去公园等空旷人烟稀少的场所,办公室内严格消毒且同事并无密切接触者,都不需要戴口罩。

第三,除了高或较高暴露风险人员,健康人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包括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使用次数。比如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如何有效重复利用一次性医学口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燕意等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在《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在线发表科研论文《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医学口罩的实验研究》。研究团队应用热处理技术中最普遍应用的恒温烘箱及电热吹风对口罩进行处理后,检测其病毒灭活效果及滤过截留功能。结果显示,烘箱56℃及电热吹风30分钟后,对口罩的滤过截留功能均无显著影响;经电热吹风30分钟后,病毒几乎完全被灭活,与没有病毒的对照标本相当。而烘箱56℃30分钟未能完全灭活病毒。因此,研究证明:使用后的一次性医学口罩,用家用保鲜袋包裹,使用家用电热吹风处理30分钟后可再次使用,不影响其原有的滤过截留效果,并可灭活污染的病毒。

最后特别提醒,除了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大部分人其实不需要戴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这类口罩请留给最需要的医务人员。

见习编辑 欧阳林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