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在北京首映发布会上。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堪称是本月热度最高的影片了。就在影片北京首映发布会当天,红毯上基本来了半个中国电影圈:冯小刚、陆川等著名导演;章子怡、范冰冰、孙红雷等一线明星;刘昊然、迪丽热巴这些新生代小花小生……
面对这样前所未有的超重量级红毯阵容,吃瓜路人的心情大概是:厉害了!我的安叔!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影片自带超高逼格噱头,前所未有的120帧拍摄技术带来的颠覆式观影体验,让人简直无法抗拒。尤其是影片在北美和中国首映后两极分化的口碑,更让人按耐不住好奇心,想要赶紧到影院一睹为快。
但是这次,《比利·林恩》在国内将会有120帧/4K/3D, 120帧/2K/3D, 60帧/2K/3D. 24帧/2K/3D四种格式上映。大家点开售票APP,很多人瞬间就一脸黑人问号:这都是些啥!
别慌,都给你们总结好了!
一个是伊拉克的战场,一个是中场表演,形成了鲜明对比。
120帧和60帧有啥区别?4K和2K肉眼可以分辨吗?
对于这次《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上映格式,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4K/3D/120帧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即画面分辨率达到4096×2160、影片每秒放映120帧,以3D格式播放。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先说最唬人的120帧吧。相信最近几天,大家听“120帧是对电影拍摄技术的一个突破” 这样的说法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120帧牛逼在哪里?这得从头说起。大家都知道,我们能看到动的影像的时候,肉眼看到的其实是一个个静态的画面,只不过如果画面和画面间隔时间过短,大脑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运动的画面。我们在空白的本子上画小人,迅速翻动就会感觉小人动起来了,就是这个原理。
而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主要靠镜头将被摄体结成影像投在摄像管或固体摄像器件的成像面上。过去的电影放映一般标准是每秒24帧,即每一秒肉眼看到的其实是24个静态的画面。而当这个速度提高到120帧的时候,画面的流畅程度、对细节的呈现水平将实现一个飞跃式的进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看完《比利·林恩》之后感觉主角们就像在与你面对面的舞台上表演一样。
简单的说:120帧是无限趋近于所见即所得,流畅程度和真实感能够让人的大脑几乎可以瞬间反映出相应的质感。
但是电影技术并不是一下子就从24帧跳跃到120帧的。在《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上映的时候,另一个技术狂人彼得·杰克逊就曾经尝试过60帧的拍摄方式。当时许多影院为了配合60帧的放映,更新了设备,此次《比利·林恩》也将有60帧/2K/3D的版本和大家见面。
不要觉得帧数只翻了两倍,清晰度可是一个指数级的跨越。清晰度上,120帧绝对的吊打60帧。
剩下一个常常被忽视的概念就是4K。4K指的是画面分辨率达到4096×2160,也就是普通2K电影2048×1080分辨率的四倍。就是说,在4K格式的影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更为清晰的画面细节,连最细微的明暗变化都可以体现。当4K遇上120帧,效果就是大写的真实。有人说感觉在看120帧4K的《比利·林恩》,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拇指小人,近距离看着主角们在面前活动。这可能是对影片效果最直观的表述。
不过对于没那么敏锐的普通观众来说,4K可能在观感上就是“比2K清晰了那么一点”。综合来说,4K最能体现120帧的震撼程度,但是2K也不差,在抢不到4K票的时候,120帧/2K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最新技术拍摄。
看什么格式比较好
李安导演在发布会上开玩笑说,大家可以先看24帧,再看60帧,再看120帧。这是官方的“观影指南”,相信这样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震撼效果。不过综合各方面条件,恐怕很少有人会真的4个版本全部看一遍,那如果要选择一种,当然首选是120帧/4K/3D版。
许多观众会担心,自己平时晕3D或者晕IMAX的话,可以看120帧/4K/3D吗?经过点映场和媒体场的反馈,许多平时晕3D小伙伴告诉记者,这次看120帧/4K/3D居然没有晕。这可能是因为影片高清晰度、高流畅度的观影体验让3D变成了真3D,甚至有人评价说:“第一次感觉银幕消失了。”所以担心晕3D的朋友大可放心。
不过如果实在不想排长队抢票,120帧/2K/3D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有更多城市、更多场次可供选择。对于那些对影片期待值不太高的观众来说,60帧/2K/3D的IMAX/DMAX版也值得一看。
这个是全片拍得最难的一个长镜头中的一帧。
祝观影愉快!
来源 腾讯娱乐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